【第 1篇】家乡的变化
今年暑假,我随妈妈回家乡探亲。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那里山不高,
水不清,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所以,这只是一个普通而小的村庄。
然而,这次回到家乡,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变化了,短短三年时间,家乡变化了,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
一进村口,就看见那笔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心。这条路变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崎岖不平的小路了,这让我大吃一惊,然而,这只是刚开始而已。
随着那条“主通道”,我们来到了村中心。“哇!”我禁不住喊了一声,但眼前的情景,真是我所意料不到的—一座座新修的瓦房,两三屋的小楼房代替了那残旧的平房,还有几处鸡鸭满地跑的养殖场,摩托车在村里满街跑。真是一派繁荣而兴旺的景象。我们走着走着,便走进了陈大叔的养鸡场,他看见我们来了,便笑着说:“喔!我们的城里人来了,还记得我吗?”我也笑着说:“陈大叔吗!怎么会不记得呢?您以前不是嫌养鸡吗?怎么现在养了这么多鸡呀!”“唉,以前你大叔不干活,可是现在不行了,地少人多,不干专业户福不起来,我就边学边干,办起了养鸡场,这一干,还真尝到甜头了。”离开养鸡场后,妈妈还告诉我,陈大叔早已成了“万元户”了。我心想:这有名的闲汉都变了,家乡怎么变呢?
然后,我开始独自走在变了的家乡。离开养鸡场不远,便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我闻声而去,原来是以前的好朋友小华。他和我们打完招呼后,便拉着我的手,说要让我参观他那“变”了的家。我记得他家以前是村里色贫困户,他父亲死得早,母亲拖着他和他的哥哥艰难地过日子。这次,我来到她家一看,新修的瓦房,花园试的小院子里,并排着两辆新自行车。小华非常高兴地说:“这两辆自行车是我和我哥哥的。”我也高兴地说:“小华,以前你多么盼望骑上自行车啊!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是啊!以前我们家穷,现在我们家既干农活,又干副业,有了钱。”小华说着领我进屋,随手打开录音机放起流行音乐来。
当我和小华一边听音乐边说话时,一个瘦小的老头闯了进来,沙啞地问道:“小华,你哥呢?我约他下午帮我给浇水去。”“我哥没回来,回来后我就让他去找你。”这时,瘦老头发现了我,说:“是小枝吧,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才认出他原来是村里的李老头,以前他是村里的神汉,专耍神骗鬼,就只简短的回答:“刚回来。”便心不在焉地转过头去。不久,李老头走了。小华告诉我,原来李老头不当神汉了,他变了。我听了后,想到连他也变了,真是不可思议啊!
不久,我告别了小华,心里感到特别高兴。一天的时间眨眼间过去了,我和妈妈走在那通至村口的路上,我回头看见那新瓦房、楼房,望着那养殖场,听着那喧闹的人声,从内心感叹:“变了,家乡的一切都变了,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引起的变化。”
【第 2篇】家乡的变化
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瓦沟门是我的家乡,1940年我出生在这个村的窑洞中。80年来,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这里在居住条件、土地产量、山村道路、文化结构、百姓生活、环境面貌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低矮窑洞变高大楼房。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村共15户110口人。除仅有一户有三所土打墙砖包角的瓦房外,其他人家全住在低矮的窑洞中。夏秋两季,窑洞里阴暗、潮湿,蚊虫肆虐,苍蝇横飞。住在这里备受煎熬。我家祖孙四代人连续在窑洞中居住达一百多年。现在,全村42户170口人已全部乔迁新居,住进了高大宽敞的楼房,而且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连排别墅。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变。
山冈薄地变高产良田。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村共有土地120多亩,大部分属于山冈薄地。由于耕作方法原始,品种低劣,又缺乏水源,粮食产量很低,每亩粮食平均产量仅有100多斤。一遇旱事就要减产或绝收。我家那时七口人,只有三亩地,终年辛勤劳作,每年夏秋两季也仅能收获千余斤粮食,每人年平均口粮仅有150斤左右。因而,常年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难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经过深翻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品种、精耕细作,土地产量大幅提升:小麦、玉米年产量达800斤左右。乡亲们不仅能吃饱吃好,而且户户有余粮。
崎岖山路变宽敞大道。新中国成立前,虽然这个山村有三条小路会通往外地,但宽不足一米,弯弯曲曲,一出门不是上坡,便是下坡。夏秋两季遇上暴雨,便被冲得坑坑洼洼,甭说推车担挑,就是走路也要倍加小心;冬天遇上暴风雪,小路掩埋在很深的大雪中,造成数日不能通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组织全村群众,修筑了中西、南北两条柏油马路,正好从我们这个小山村中横贯东西南北。我年轻时去县城读书需要三个小时,现在坐上班车20多分钟便可到达。
缺吃少穿变小康生活。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小山沟只有大约20%的乡亲能勉强解决温饱,剩余80%的人常年生活在食不果腹的贫困线上。南瓜、野菜、柿糠是乡亲们饭桌上的常客。那时,乡亲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馍。1942年,河南大旱,颗粒不收,全村人将树皮都吃光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方针指导下,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现在,村里人全部搬进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60平方米左右,比国家提倡的30平方米高出一倍。比新中国成立前人均8平方米的水平提高7倍;乡亲们每人年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家家有新型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现有小轿车40余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乡亲们的人均寿命也随之增加。前几年,这里80岁以上的老人达九人之多。我家多年的老邻居多次对乡亲们说:“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到天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文盲山沟变“秀才”满村。新中国成立前,这个穷山沟里仅有三个人识字:一个读过专科,另外两个人上过私塾,其余村民全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办起了村小学,近年来又陆续办起了幼儿园及初级中学。1954年村里率先考上了县中两位学生,1964年这里又出现一位密县高考状元,使这个小山沟名声大震。多年以来,这里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保持100%。目前,这个小山沟已毕业和在读研究生8人,读研院校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国内名牌大学。已毕业和在读大学生31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3%。这在全村11个村民组中是绝无仅有的,是名副其实的“秀才村”。
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不禁感慨万千。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山沟华丽转身:村容村貌展现新颜,排排别墅整齐大气,林荫大道横贯东西,清澈湖水碧波荡漾,广场街道整洁靓丽,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我的家乡,从贫困村阔步迈向“全国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