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二

傅雷家书读后感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09-14 11:34

  【第1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

  于是,在看完《傅雷家书》后,一种想要将傅雷先生笔下给予的感悟梳理于心的急迫促使我写下这篇文字,希望能够化出所得,了明心间。

  先生万里传书的思绪,跨越十几年光阴,远隔万水千山,不仅仅是对爱子的叮嘱爱抚,字里行间的感情,还升华出了爱祖国,爱民族的赤子情怀,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为人深深所动容。

  于现在而言,先生所属的那个时代早已飘出人们的思想范畴,时间拉开的距离已模糊了对那时代的客观判断。然而我们依稀可感受到,那年岁伤痛的火花仍旧星星点点地挑拨着我们的神经,即使久远,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带来的精神刑罚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旧时隐时现地浮出时代的水面。于是,对于一位爱真理,爱生活,爱艺术,刚正不阿,真挚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终选择净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寻求思想解脱,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变形的魔爪不断压榨他的才思,摧残他的身心,而先生却一直在妥协与坚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国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坚持,即使别人认为是偏执的狂热,他从未放弃。对人生哲思的深透,对音乐艺术的独到与进取,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化解渗透,思想的矍铄敦促着他永远秉承一颗澄澈的赤子之心,乐观向上地化解时代的伤痛,拓宽着生命的宽度。

  虽然先生自命过于偏执的缺点为生活添堵不少困扰,但丁点尘垢却掩不住金子的涤亮。他拥有太多让人称颂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个雅致的生活感悟,以至于觉得那些形容词像枝柳般地脆弱贫乏。在道不尽的人格美丽中,于我最感动的便是先生对艺术独特高雅的见解以及谦卑乐观,孜孜不倦的生活态度,让一个美学初识者跟对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坚定的自信。

  在对艺术的品味中,先生主张嵌入生活与自然,调衡感性的流动跟理性的坚持,在东方的超脱、恬静、中庸跟西方的热情、活泼、开明中取得恰当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为生命的艺术注入纯真的心跟情,“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

  在很多令现代人困惑的问题上,先生的见解都为我们解说了答案。对名利的取舍,艰苦的磨难,生活的哲理,艺术的本质,性情的锤炼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样,为我们驱赶黑暗,重现星月。

  所以,对于这么一位在时代浊流中越发澄亮透彻的精神伟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还有深深的敬佩。

  【第2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当我知道《傅雷家书》是父亲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时,而且是以书信的形式进行编写,我就对这本书特别感兴趣,于是就买来研读。

  这本书具体是傅雷夫妇在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书写的家信,虽不为发表而作,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性情文字,全面地展示了傅雷夫妇与傅聪的精神交流,再现了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展现了傅雷家风。这些家信大多是傅雷夫妇在傅聪当学生时所写,既有对文化艺术的探讨,又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生活琐事的“唠叨”,厚重不失轻松,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

  本书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从1954年~1965年这十一年年的谈人生与艺术。第二部分从1954年~1966年共十二年的谈学习与生活,把书信按照内容进行了分类。谈人生与艺术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涉及人生与艺术两方面。信中,傅雷以亦师亦友的口吻与儿子热烈地探讨艺术,并向儿子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悟。透过这些文字,可以领悟到这位翻译大师深厚的艺术造诣,从中培养积极的审美趣味,并提升自己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水平。谈学习与生活,这一章收录的书信主要围绕学习与生活而谈,包括如何理财、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如何在学习中劳逸结合等,看似家常的语言,饱含着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对儿子傅聪的担忧和关爱。在这一章,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翻译课家傅雷,抑或是艺术鉴赏家傅雷,而是位亲切的、慈爱的父亲形象。朴实无华的文字化为浓浓的父爱,穿透纸面,直击读者的心灵。

  《苏氏家语》里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之基础。而教育之根本,乃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会给孩子订下许多规矩,要求孩子严格执行,自己却很难做到。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往往会严加指责,却从不会反省自己。这些做法很可能会令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一贯以責子极严著称的傅雷,却给人们做出了榜样,他身体力行地教育儿子,成为儿子的楷模。儿子有错误,他会和儿子一道反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傅雷爱孩子的境界,就是与孩子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达到一种和谐。

  傅雷教育儿子的方式方法,对于今日的家庭教育很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也是非常值得学习钻研的,我会反复的研读,运用于实践当中。

  【第3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因为这是八年级下册必读的一本书。如果不是必读的话,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本书。虽然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我却深有感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身残志杰依然为了人民的利益,愿付出一切的伟大品质,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作者是20世纪30年代的伟大苏联革命作家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保尔从小家境贫困,早年丧父又经过了十年革命。Barre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全市瘫痪,双目失明,却依然坚持写作,创造了人生辉煌,唱响了生命之曲。

  三这本书把我有句经典的语录让我感触非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回忆起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也不会因为碌碌而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他的这句话让我感觉生命不应该是虚度的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这本书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如营救朱赫来,闪光的感言和梦想成真等。这些精彩的片段都体现了保尔执着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他教过我们。生活怎样才会有意义?像保尔这样坚强的意志和忠贞的信仰,永不服输的气魄。他身上体现着对人生的追求,激励着很多很多很多的人。他坚强受伤,负险不叫苦,他认真洗澡贪黑不休假,她善良孝敬父母宽待人,无论是风霜雨雪烈日承包没有什么可击垮他不是伤寒肺炎,榴弹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

  保尔的精神就像他的标题一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告诉我们钢铁的锻造需要意志力,把我坚信着他的信念,即使你女友分道扬镳,为工作奉献的青春在病床上游戏上说鞠躬尽瘁,但他都没有放弃。他依然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着。

  这种精神是我学不来的。我在想我要内心肯定是满足的,满足于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来自于他铸造了钢铁一般的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

  我们在人民的阳光雨露抚养下成长,少年儿童应该始终把保尔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原则,在历经困难和挫折后不屈不挠的成长。

  【第4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本书,也很有阅读的兴趣,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能拜读。一次买书,为了凑单,买到了这本书,虽没读完,却感慨万千!

  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当我翻阅那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满含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情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至成为一个艺术大师。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亲不是如此呢?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民,因为读过一些书,故而很重视对我的教育。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每每回想起他让我做算术题的场景,只觉得历历在目。那时没有见过有卖辅导资料的,他把算术题写在本子上,一页一页的,让我写,写得我都困了,感觉睡醒一觉了还在写,但是没有他的允许我不敢睡觉。在他的管教下,我刚上学时学习很好!

  还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时,他买了一本作文书送给我。也是靠背这本书上的作文,模仿作者的写法,我的作文曾得到语文老师的多次夸奖!他虽对我严厉,却也会给我惊喜。有一次,他买了一个卡通的电子手表,表盘上盖着盖子,所以猛一看也看不到时间,他说你看我给你买了个玩具,我接过来一看是块手表,内心的惊喜至今难忘。那时,我虽成绩很好,却总也得不了一百分,他说如果数学考了一百分可以买一个新书包,那时候的书包大都是家里自己做的,我太想要一个买的书包了,于是就考了一百分,他遵守诺言给我买了新书包!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很多父亲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们都会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将期盼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也坚持自己的选择。直到看见孩子踏上成功之峰。父爱,并不如母爱般温柔。如果说,母爱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爱,则深沉如磐石,于无言中坚定、执着的守望着我们,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傅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我会继续读完这本书,虽然我成为不了如傅聪一般令父母骄傲的孩子,可是我仍会尽自己所能读懂父母,也成为更好的母亲!

  【第5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第6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读后,我写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擦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子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第7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几组黑白照片,数不清的来往家书,谱写着傅雷家的情与意。

  家书中,傅雷不忘时刻教诲儿子,没有一丝的溺爱,既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样与儿子闲谈,与他交流音乐、文学、艺术等等,扮演着一半父亲、一半益友的角色。

  傅雷很爱儿子,虽然言语间总是严格的苛求,但在严肃的面孔下,却藏着一颗温柔的爱子之心。这丝丝缕缕的爱,不时从严肃中流露出来,流淌在字里行间。在《十月三日》的信中,就有着这样的挚爱与欣赏,他不会因为儿子才华出众就放松教导,在儿子取得成就时也没有高兴得忘我,而是耐心叮嘱儿子再接再厉,教会儿子正确对待得失荣辱。傅雷对儿子的爱,像呵护着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谨慎又温柔,动人心肠。

  傅雷也经常和儿子讨论文学艺术。在信中,他与儿子讨论了李白、杜甫诗的异同,分析了各自的长处、短处,再与苏轼的诗相比较,不禁感叹文人墨客高深却无知己。在《三月二十七日夜》中,他提到莫扎特,把莫扎特给人感觉描绘得清晰、明朗,耐人寻味的文字写尽了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缥缈虚无、温柔妩媚。傅雷是循循善诱的父亲,更是能和孩子的心灵碰撞、灵魂高度融合的益友。

  每个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傅雷对儿子的爱是谆谆教导,是吟唱在音乐艺术间的爱。而父亲对我的爱,是不曾言说的安静的爱。他很爱我,也很关心我的学习,但在我们的交流中却从不提成绩。只是,在我烦躁、迷茫、厌倦时,他会久久地陪伴在我身边,用他的睿智明晰我前方的路,用他的挚爱温暖我疲惫的心。他的声音,总能使我躁动的情绪平静,愿意用心去思考、去反省,从不安沮丧到振作奋起。我的父亲,像一盏黑暗里的明灯,照亮我脚下的路,陪着我一路向前!陪伴,就是他爱我最好的方式。

  傅雷深沉的爱,跃然纸上,信中的每个字都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品读这深沉的父爱,就像品一杯上好的茶,入口微苦,回味却是甘甜。一封封的家书,承载着多少的爱与思念,只怕,这张张薄薄的信纸,载不动这跨越大洋的许多的情与爱……

  【第8篇】《傅雷家书》读后感

  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