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多肉
有许多花友总是对浇水方面存在许多疑问和不放心。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讲一讲假如浇水多了怎么办?
养过一些年的花友就知道,其实多肉植物只要在生长期之内,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浇水。
当然,对新手来说,肯定是小心谨慎会保险一些。“宁干勿湿”这个原则很多人都明白,多肉植物少给水旱不死,最多状态不佳,不够饱满;但是多给水很有可能会涝死。这个观念因此也造成了花友普遍认为多肉植物的习性本是“喜旱”。
其实多肉植物并不是“喜旱”,而是“耐旱”,这两个含义相去甚远。多肉植物原生地环境大家也都有所耳闻,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干旱少雨的地区。“耐旱”其实是它们迫不得已才进化出的一种生物机制。
一旦有雨水,它们会立即喝饱喝足,然后储藏在体内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就形成了肥厚多汁的外形。干旱的时候它们就要靠消耗体内储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了。
打个比方,就犹如你去野外探险,然而你所带的饮用水不够三天所需,因此你就会将一天的水节省成三天来喝。你同行的人绝不会说你不喜欢喝水。当然,你如果平时没事待在家里,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多了最多上厕所。你少喝水是因为迫不得已,想多喝水喝个饱也没人会拦你。
多肉植物也一样,没水的时候它能忍耐住,有水的时候它照喝不误。它其实只是比其他植物更加能忍耐缺水的日子而已,而换做其他植物早就渴死了。这个道理很浅显,一说就明白了。
我上文提到上厕所的比喻,其实浇水也一样,浇多了要排泄出来,这就好比花盆的透水性——盆底不能有积水,必须排水顺畅。多余的水分根系是吸收不了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浇多的水分必须流出来,否则会让根系缺氧窒息,盆底也会成为细菌欢快的繁殖场地。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为啥要浇透浇透了盆底就会有水流出来,你就能直观地看到。
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最底部的根系也吸收到水分,并且从另外一种程度上来说能验证你的植料的沥水速度,还有花盆的透水性能,盆底孔是否堵塞等等。
“宁干勿湿”没有错,是一种保险的方案,而且十分保险。自己如果把握不好水量,就不如少浇一点稳妥,初学可建议选择此方案。
而“大胆浇水论”则是一种能使多肉植物生长旺盛、迅速、饱满,最容易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案。并且对于那些想让肉肉们“群生爆盆”、“多子多孙”的花友们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实A方案就是一种“饿不死”的方案,而B方案则是一种“吃饱喝足身体棒”的方案。
我不建议使用底部无孔的花器,因为你不知道多少的水量是既能达到底部根系,也没有造成盆底积水的一个临界点,具有无法观测和预测的缺点。胆大的人可能会浇到积水烂根,胆小的人可能泼了几滴根本无法让根系喝足水。而且最麻烦的是浇多的水无法排出,就会在闭塞潮湿的空间里大量爆发细菌。
当然我以上说的“大胆浇水”是在生长期的浇水适用方法,在休眠期控水或者停水当然是最稳当的,记住!休眠期采用“保险方案”是绝对错不了的。
并且,浇水量还要根据南北地域情况、天气情况、温度、空气湿度来做具体适用。北方气候干燥,晴天少雨,水分蒸腾很快,浇水频率可以高一些。而南方阴天多雨,空气湿度高,水分蒸发很慢,因此浇水频率肯定要低一些。
对于花器来说,塑料、树脂、瓷器等器皿相对来说透水透气性差,浇水频率是要大大减少的。而陶盆、瓦盆则可以提高浇水次数。
【第2篇】多肉
阳台上洗衣机上放着一个置物架,架子上摆放着几盆多肉,下面的角落里窗台的边缘还放着一盆万重山,也算是多肉的一种吧。
多肉生长得并不算太好,与它们初来时的模样相去甚远——记得三年前我们在楼上居住的时候,从安置房搬迁到小区,颇有一点乔迁新居的味道,媳妇儿让跟她一块去花卉市场买了一些花草,一方面为了除去新房里的味道,另一方面也算是为新居带来些绿意——看着我们精心挑选的一盆盆绿萝、长春藤、多肉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更好的安置这些多肉,还特意网上购买了一个架在洗衣机上方的不锈钢置物架,媳妇还嫌买多肉时带的塑料的花盆不好看,还特意从网上购买了一些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大大小小的陶瓷花盆,营养土也购买了一些。
最初的日子里,看着绿萝、长春藤、各式各样的多肉也是满心的欢喜,长春藤用好看的小吊篮挂在墙上、门边;绿萝放在空调上方、飘窗台上、多肉一小盆一小盆地摆在洗衣机上面的置物架上、阳台下面的窗台上,还有别的我叫不上名字的能开花的新成员,把新房子点缀得生机勃勃的。
对待这些新成员,我们也是十分用心地照料,知道多肉不能太经常浇水,就十天半个月再给他们浇水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多肉们的小叶片开始变得不那么饱满,时不时就有小叶片掉下来,听说把掉下来的多肉的小叶片压上一点土,它们就能重新生成新的多肉,我们也尝试着支这样做。
半年过去了,原来生机勃勃的绿植们开始变得有些憔悴,绿萝的叶子不再新鲜透亮,长春藤的叶子也开始泛黄,能开花的花朵也没有了往日的颜色,一盆盆的多肉们更是奄奄一息——是我们给它们浇水太多了?真是让人搞不明白。
从33楼搬至16楼,这些当初兴奋不已买来的花儿们,死掉了的被一盆盆地扔掉,能带下来的只剩下几盆看上去还奄奄一息的多肉。
我们已经失去了希望和信心,一天天过去了,这些小家伙们躲在花架上,快被我们遗忘掉了,每次到阳台上洗衣晾晒衣服的时候也会瞅上一眼,没想到,没有怎么打理过它们,在原来已经有些枯萎的枝叶上,重新生长出来的叶片又变得新鲜透亮,多肉的枝干变长了,从根部大概有十多公分的地方都是看上去干枯的,从小花盆的边沿垂下来,下面这一部分则看上去生机盎然,多肉小小的叶面像一粒粒花生米饱满有力,让人欣喜不已。
再看看下面角落里那盆万重山,也同样开始变得绿绒绒的,透露着生命的力量。
看着这几盆仅存的绿植,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们需要的不是过分殷勤的照料,而是适当的自由,好久都没有给他们浇水,他们反倒生长得越来越好,说明我们原来还是浇水太多了!我们所谓的关心与照顾,反而是对它们的打扰呀!
【第3篇】多肉
这个暑假出于安全考虑,我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上网课、复习、写作业,期间会起来走动远眺。我们家两个大阳台,一共养了将近一百盆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在休息的时候,我常常看着它们。这些多肉植物颜色、形态各异。有的长得像莲花,有的长得像小石头,有的像光杆,有的布满了硬硬的尖刺,还有的长得像肉乎乎的小熊爪子。有的颜色金黄色,细细密密;有的颜色红得像火焰,向上舒展着叶片;有的颜色会随着季节变换,从绿到红到紫;还有的顶部绿得像一汪水,让我总忍不住想掐它一把。我对它们越来越好奇,这么多的多肉植物都是怎么种的呢?
恰好,妈妈的同事给她分享了家里阳台上的多肉品种,妈妈周末下班带回来一大兜各种多肉小苗。我和弟弟围着妈妈转来转去,想要亲身参与多肉种植。妈妈说,那你们可得做好准备工作呀。我和弟弟分工,我去准备翻找纸箱里的工具和种植土,弟弟负责找空闲的小花盆。最后把它们都摆在客厅的地面上,工具有小铲子、镊子、小剪刀、铲土筒、废旧的筷子、垫片和颗粒缓释肥。种植土的品种更是五花八门,有专门垫盆底的一颗颗暗红色陶粒,能促进排水不烂根;有倒在盆中提供养分的泥炭土,黑乎乎的不好看,却是主要的种植土;有闪闪发着金光的蛭石,它能帮助植物生根;有很轻很轻的白色珍珠岩,它能帮助植物根部土壤透气透水;有专门用来铺面的白石子、鹿沼土、麦饭石,既能起装饰作用又能压住土壤浇水时不往外流淌。
接下来到了种植的环节,妈妈说,她先示范一遍让我看,再一边讲着指导我来做一遍,最后让我自己动手做让她看。我从弟弟那儿取了一个小花盆,就急着往里倒土,妈妈提醒我,先放垫片和陶粒,保证土壤不流失。然后倒入一半的泥炭土,这时候要根据盆子的直径大小,加入颗粒肥,直径七八厘米小花盆,加入不到十颗颗粒肥就足够啦。要是大盆,需要倒二十颗左右,才能提供四个月左右的缓释肥。这时我递给妈妈一颗多肉小苗,就想往土里塞。妈妈说,别急,先观察一下。我和妈妈一起观察了这是一颗形似莲花的魔法师,它有长长的杆,但是下部有很多须根,妈妈让我把须根都拔掉,再用消毒湿巾把杆子上的泥炭擦干净,这样能促使它尽快的长出新根。接着往那半盆泥炭土里又倒了蛭石、珍珠岩和颗粒土,弟弟跑来凑热闹非要动手,妈妈把搅拌均匀交给了他。关键的时刻到了,妈妈用左手捏住杆子的下部,右手用镊子小心的捏住根部,双手配合,一起把魔法师的小苗往土里栽下去,最后还用手把旁边的土壤拨过来,用力压实,再洒上一层铺面的白石子就大功告成啦。
第二盆,妈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讲解着,指导我来做。这次我选了一簇小米星,长得很硬实。我先拿到手观察一下,发现它们的根部有许多须根,我拿起小剪刀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都修剪的差不多了。然后试了试往盆里摆了摆,发现土太少,我又拿铲土筒多添了一些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洒上七八颗肥料,把它们搅拦均匀,大概到了距离盆边两厘米的位置。拿出一根旧筷子,在正中心的位置扎一个洞,往四周扩大,再学着妈妈的动作,小心翼翼的用镊子帮助把小米星的根部栽到土里,最后铺上一些河沙和细石子压实。呼,我好像憋气憋了好久,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此时才觉得腰弯得有些酸了。原来,种植多肉看着轻松,其实也是需要付出劳力的呀。
到了第三盆,妈妈已经不作指导了,她就坐小板凳上看着我操作。这次我选了一个圆圆的旧花盆,挑了四枝金鱼花,准备好种植土后,我花了点儿心思,把它们提前在盆里摆摆,调整最好的组合方式,这才动手种。最后,我还跑屋里找出一个废弃的塑料小狗,摆在盆土上做个装饰。弟弟看到了,也满屋子开始找小玩偶,努力往盆子里放。
第二天是周日,我一大早起来就直奔阳台,妈妈说刚种的多肉不能浇水,可以在清晨或傍晚用喷壶喷水,让土壤有一定湿度,促进生根和“服盆”。我兴奋的拿出喷壶,逐个喷水,看着叶片绿油油、光闪闪的,我一边欣赏一边对它们说:你们可得争口气呀,快快生根,快快长大,这可是我亲手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