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三

江山永寂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19-12-11 12:32

  王乐怡,昆山市陆家高级中学在读学生,曾获“苏教国际杯”征文三等奖,喜爱与书香为伴,与音乐共游。

  《江山永寂》

  “若无李重光,山河亦蛮荒。”

  ——题记

  合上书的刹那,有一抹人影在眼前若隐若现……

  远处,猩红的夕阳徐徐隐入暮色。火光将夜空映的亮如白昼。烈火化为巨龙,摧毁了雕梁画栋的宫阙,撕碎了歌舞升平的假象。耳畔的喧嚣充斥着惊恐,宋军的面容是如此狰狞。偏安多年的南唐,终是国破。

  有一人立于清晖殿前,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耳边,几位臣子在劝其早些离开。可是,他又能逃到哪里呢,天下都已是大宋的了,何况小周后自小便锦衣玉食惯了,又是否能陪他颠沛流离呢?他在一众将领的惊呼中慢慢脱去了明黄的锦袍,又负上了几根荆条,缓缓向城门走去。满街皆是悲凉的哭声,他现在只愿大宋能对他的子民好些。背后被荆条刮得生疼,却掩不去内心如死灰一般的悲戚。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一阙《临江仙》从口中倾吐,似乎从这时李煜才真正算是成年。他也堪堪意识到他所留恋的往昔皆是纸醉金迷,骄奢淫逸,那时的词风亦轻浮不堪。而在身陷囚笼后,他似乎骤然醒悟了,但却发现一切早已回天无力。细细品味,这词中仍有一丝懵懂,前一刻他的国他的家还是海清河晏,为何短短一夕便徒留国势危亡,百姓罹难的光景。他的挣扎也如石子落入大海,微不足道。他的梦,他的家,他的国皆在宋兵的铁骑下化为齑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往昔今朝,已是物是人非。只有那美丽的幻梦啊,空余下片刻欢愉。悠悠转醒,满室的寂寥,令人心寒。人们说:“三十八岁前的李煜,作为帝王,一事无成,只会写诗。三十八岁后的李煜,万事难为,只能写诗。他是皇帝中的笑话,诗人中的神话。”被软禁的李煜,似乎将诗词当作了慰藉,这个从前被他拿来当做娱乐的对象,在他口干舌燥、苟延残喘之时,为其掬上了一捧甘泉。自此,枯木逢春,久逢甘露,李煜为词而活,他“身在无间,心在桃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七月初七,李煜诞辰,这首他欣欣喜喜写下的预备在生辰演奏的词曲却为他无端的引来了杀身之祸。宋太宗赵光义认为他这句有意图复国之嫌,便赐其牵机。牵机,牵机,头足相就一如牵机。当他如煮熟的虾子般蜷缩着时,那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痛如刀子一般凌迟着他的身心。一朝天子死状如此凄惨,着实令人叹惋。

  私以为,宋太祖赵匡胤是欣赏重光的,他在位期间,他只是将其软禁,并未禁其书画,侮辱虐待于他,对他实行任何的酷刑。兴许是他的才情吸引了太祖,才并未像其他阶下囚一般毫无人权。世人都道重光无能,我却心疼他要因那荒诞不经的圣人之象——重瞳骈齿,而被往日对他嘘寒问暖的兄长忌惮,被迫登上帝位被人诟病一生。他,公子如玉,却羽翼未丰,少不更事,实不该由他负起那沉甸甸的社稷江山。清代词学家郭磨在《南唐杂咏》中评重光“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像他这样的人,应归于绵绵青山之中,葬于盈盈绿水之间。

  “若无李重光,山河亦蛮荒。”

  我愿在书中轻嗅紫檀幽香,听雨滴敲打屋檐,淅淅沥沥。看销金兽炉,熏烟袅袅。

  读书让人如临其境,让人能透过字字珠玑的词句去窥探到作者的内心,又让人有了多少穿越时空的邂逅。

  导师点评:

  这篇文章《江山永寂》,小作者通过对于南唐后主李重光的生平遭际的叙述,并结合其这位“可怜薄命做君主”的绝代才子的诗词,表达出了作者对于词人文学造诣的赞叹以及对于其生平的同情。文章主题鲜明,分段合理,情意真切感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的文采,语言典雅优美,读来令人深受感染。文章的题记部分很值得品位,主体部分小作者也结合了词人的词句来叙述其生平,让人感叹词人之词情的同时,也为其命运发出感慨。文章的环境渲染以及情感表达都十分出彩。如果可以另拟一个更适合文章的标题,文章就更好了。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