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六年级

革命先烈士的故事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10-13 18:50

  【第1篇】革命先烈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烈、祭奠英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正值中国建党一百周年,为积极营造缅怀先烈、崇尚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开展清明系列活动,引领同学们继承先烈遗志,树立奉献精神,聚力红色传承。

  每周升旗仪式开展“学习英雄模范”系列国旗下演讲。由教师和学生分享英雄党员故事、党史。讲英雄先烈故事,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怀,激发了队员们珍惜幸福生活,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3月30日下午,文源小学部分教师和学生分别来到郑州烈士陵园和郑州北伐烈士纪念碑进行清明祭扫主题活动。在烈士陵园,四年级小水滴献诗革命先烈,致敬为新中国成立而浴血奋斗的烈士,教师和学生代表满怀深情地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队员向长眠在此的烈士致敬默哀。

  在革命先烈的墓碑前,小水滴们瞻仰烈士墓碑,向英烈们鞠躬默哀,寄托对他们的沉痛哀思,表达对烈士的敬意与怀念。随后,小水滴们捡拾公园垃圾,进行文明劝导,得到了市民们的一致好评,用实际行动践行学习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

  通过追忆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意志,感受到新中国的建立和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少先队员们立志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我做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第2篇】革命先烈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今天在团旗下重温入团的誓言,它让我回忆起最初面对着团旗庄严宣誓的情景,使我为之感到振奋、激动、亲切。在这些年当中,我时刻牢记着入团誓言,在团组织这所大熔炉中,我得到了锻炼,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同时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履行团员的职责,尽心尽力地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作出贡献。入团不只是形式,团徽也不只是标志,它们应该成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鞭策自己进取的一个标准,使自己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非典型肺炎的疾病灾害,一场人类与“非典”病魔的生死搏斗正进入白热化状态。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我们团员青年要弘扬“五四”精神,坚持和发扬民主与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作为我们在校学习的团员青年,要积极投身于与“非典”的这场斗争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严防“非典”的各项规定,并督促身边的朋友、家人注意个人卫生,还要发愤学习,锻炼身体,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以科学的精神、非凡的勇气、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党和政府分忧,为战胜这场疾病灾害作出贡献,让共青团的声音更加嘹亮,让共青团的旗帜永远飘扬。

  希望我们的新团员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按照团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体现一名团员的先进性,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真正从思想上加入到团的组织中去,以实现自己的入团誓言。

  【第3篇】革命先烈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该记住,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先辈们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报效祖国!

  【第4篇】革命先烈

  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大家都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感言;随后开办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班会,班会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分享革命烈士红色事迹,并作感慨演讲,学习、继承并发扬革命烈士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国家接班人。

  今天上午,学校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缅怀先烈、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扫墓活动。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手拿洁白的小花,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郑州市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下。仰望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周围那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面对着革命英雄的墓碑,同学们心情激动,思绪万千。活动开始后,学生代表敬献鲜花花篮,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学生代表在烈士纪念碑前用充满真诚和激扬的文字表达着对英雄的敬意,全体学生在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同学们用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捍卫着烈士们的荣誉,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传承烈士们的革命事业。王校长发表讲话,表达对全体学生饿期望,讲话结束后,同学们开始祭扫烈士陵墓并献上自己亲手叠的小白花表达敬意。

  参加祭扫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优良传统,革命事业代代传承;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勤奋进取,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好少年,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第5篇】革命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每当我们背诵起这首流传千古的的名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那一起时的亲人们,那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者们,他们那崇高的品质感染者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烈士陵园中,陈列着一排排墓碑,一座座墓碑代表着一份份忠诚。他们的拼搏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祖国的未来更富强吗?

  回首抗战八年,革命者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帝国主义的残暴折磨中,他们经受了种种惨绝人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他们是神圣的;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

  回想起这些,一位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先烈浮现在眼前,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萦绕在耳旁。刘胡兰,邱少云,方志敏,董存瑞……他们不都是正当花季时,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群众利益而牺牲了。他们的品质令人赞扬,,他们的精神令人佩服,他们的故事令人永记!

  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与幸福,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不朽,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去创造明日的辉煌。今天,我们不用在想革命先烈们那样为了自由,为了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江姐,这位伟大的英雄,被秘密杀害了,我的泪珠在眼睛里打转,最后还是滴下来,滴到这本书上,滴进我的心里,我心里是多么敬仰她、尊敬她呀!

  江姐,你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豪气,我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和你一样的人!

  【第6篇】革命先烈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然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第7篇】革命先烈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听到这首歌,大家因该都能第一时间想到这是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这是一首在革命期间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时创作的,主要写的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等七个被别的国家占领的土地,希望早日让失地回归祖国和对那些侵略这点控诉,抒发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之情。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布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社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都众所周知,他是一名爱国诗人,站在革命的前列,极度憎恨那些国民党和侵略中国的外来人员。闻一多先生以作诗为主《七子之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改革作斗争,同时也成为了国民党的关注点之一,因为他对革命的轰动比较大,所以国民党才会想办法除掉他。

  闻一多先生是我们革命烈士之一,还有很多牺牲的革命革命烈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8篇】革命先烈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刘胡兰八岁上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然后担任了村妇女救援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被收为中共文水县委预备党员。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了接着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故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队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送粮食,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刘胡兰和武工队员们在1946年12月的一天将其处死。阎锡山发现后很生气,在1947年1月12日突然袭击云周村,刘胡兰因有叛徒告密而被抓了起来。她镇静的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了继母就被敌人带走了,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敌军连铡了几个人,刘胡兰怒问一声:“我咋了死法?”匪军喝到:“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地躺在到座上。

  刘胡兰牺牲时,还没有15岁,是已知中国女烈中最小的一个。她凭借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在铡刀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而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共同表现,这种表现值得我们去学习。也让我懂得面临危险时,我们要不光要不惧艰险困惑,排难解忧,更好担当起责任,保护家人,维护社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