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六年级

黄河博物馆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10-14 10:09

  【第1篇】黄河博物馆

  我一直向往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我心里,她是神圣而伟大的。

  这天,妈妈趁着假期带我来到了黄河博物馆,去走进黄河,了解黄河。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壶口瀑布的壮观画面,图片下面是几个铿锵有力的大字: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毛泽东。毛爷爷的这句话让我顿时感到热血沸腾。

  往里走是第一展厅,它的主题是介绍黄河的流域地理。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奠定了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季风气候格局,也催生了万里巨川----黄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落差4480米,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最令人震撼的是黄河流域立体模拟图,画面唯美壮观,形象逼真。

  第二展厅的主题是民族摇篮,介绍了黄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炎黄二帝的壁画雕刻精美,让我不由得敬畏和感叹。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文字的成熟,《诗经》、《易经》等不休之作的诞生,影响中国几千年的诸子百家,是中华文明兴盛的基础,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浏览着唐三彩,抚摸着清明上河图的壁画,让我不禁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后面的几个展厅里有许多关于黄河的故事和黄河地理的书籍。例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

  在治理新篇里,有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毛主席说的:“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句话是当年他在视察黄河时发出的号召。之后,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相继亲临黄河视察,确保了黄河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我也一定要把黄河之事牢记心间,做好传承黄河文明的接班人。

  【第2篇】黄河博物馆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黄河博物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进入黄河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油画,我被他壮观的场面吸引住了。博物馆的陈列由“伟大的黄河”、“黄河历史灾害”、“人民治黄成就”、“黄河在前进”四部分组成,依次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犹如徜徉漫步于“九折十八弯”的黄河之上,一览黄河历史春秋。

  停下脚步,听讲解员的讲解。"伟大的黄河"这一展区,它向我们展示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我了解了黄河的发源地和史前文化。黄河西起巴颜喀拉山,东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途经九个省份,平均径流量约535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高35千克/立方米,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

  黄河不仅孕育了两岸的人民,而且还会给人民带来灾难。黄河历史灾害"展示了黄河洪水暴戾无常、肆虐为害的一面,使人们对黄河洪水的危害铭记在心。我们现在的古都开封脚下就埋藏着12座古城,这就是黄河洪水所害。

  “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这里有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治河文物,如:清代的穿孔河工砖、宋代黄河堤防分段管理的重要实证——埄堠碑、清代黄河特大堵口工程的重要参照——郑工合龙碑等等。从古时大禹治水到现在的小浪底调水调沙工程,这都是一批又一批治水英雄的心血和成就,才有了今天黄河儿女幸福安定的生活。

  千秋治河,是一个艰难又伟大的工程,"人民治黄成就"展示了1946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造福人类以及流域内人民,经过综合整治,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体系,确保了黄河五十年岁岁安澜的丰功伟绩。

  通过今天的参观,使我更加了解我的母亲河黄河,是她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使我产生了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通过黄河在旧社会危害人民、在新社会造福人民的对比,使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有责任更好地保护她。

  【第3篇】黄河博物馆

  今天,我们去了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的故事。

  黄河博物馆主要分为五个展区,分别为: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

  第一展区主要向人们勾勒出一副黄河自然概况图。大约6700万年前,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整体抬升,西部隆起,东部下沉,原来散落在黄河流域的众多内陆湖泊,逐渐融会贯通,大约在14万年前,最终形成了万里巨川——黄河。

  第二展区则主要讲述了展柜中形态各异的石器,造型精美的陶器,都在无言的诉说着远古的故事。青铜器,文字的发明是古代文明的标志,也都是最早在黄河流域出现的。

  第三展区主要展现了镇馆之宝——郑工合龙碑,明代的《河防一览图》。宋代黄河分段管理的界碑——埄堠碑等,一一展现了先民丰富的治河思想和技术。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尤以黄河最为代表。

  第四展区为“治河新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黄河治理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多次亲临黄河视察指导工作。

  1946年,中共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

  1949年,华北、中原、华东三大解放区成立统一的治黄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巡视就来到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2019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

  第五展区为“和谐之路”,上世纪末以来,黄河还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断流频繁、污染严重、河道形态恶化等问题。我们坚持节水优先,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同时强化黄河水资源管理,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1999年以来,黄河已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

  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一座黄河博物馆,承载着不变的民族精神。黄河,塑造了中华儿女刚毅不屈的鲜明气质,而我们的拼搏与奋斗,亦将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第4篇】黄河博物馆

  黄河,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炎黄子孙的生命源头,它横贯了整个中国,连接了数个省份,把中华儿女凝聚在了一起。毛主席说的“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道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位于郑州市北部迎宾路上的黄河博物馆,把黄河的历史、人文、起落等进行了整理展览,让人们可以全方面的了解黄河。暑假期间,我有幸参观了黄河博物馆。

  在门口登记完毕后领取了门票后,就进入了黄河博物馆的院落,院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我不由自主的行了少先队队礼。进入主楼后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幅壮阔的黄河口瀑布图,让人瞬间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壮观。随后根据导览图的指示,一路来到了第一展区,这里展览了一些动植物的化石和黄河流域的矿物质,重点对黄河的流向和流域进行了介绍;而在第二展区,我了解了人们早期都是在黄河边上生活的,还见到了早期的工具和文字;第三展区主要展示了早期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的,对早期的治河工具进行了部分展览;第四展区对新中国成立后利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对黄河进行全流域治理,使得黄河的状况越来越好进行了展示;随着人类的发展,过度使用黄河,致使黄河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国家通过制定措施来保护黄河,促进人水和谐,确保水流永续利用是第五展区的核心内容。

  参观了黄河博物馆后,我感慨万分。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保护我们中华人民共同的母亲河——黄河,让黄河永远美丽,不受破坏,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传授黄河知识,不仅自己不伤害黄河,还要尽力制止别人破坏黄河、过度使用黄河,否则人类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如第五展区和谐之路所说的那样:黄河会出现断流、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严重危机,我们人类也会损失多多。

  所以,请善待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吧!

  【第5篇】黄河博物馆

  暑假里的一个周六,妈妈带我去参观了黄河博物馆。

  一走进黄河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的大幅油画,我被图中黄河的壮观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在油画的前面有一个石碑,上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一句话:“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今日博物馆后,我们发现整个博物馆的陈列由“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和谐之路”五部分组成。继续参观我了解到: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内蒙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年均径流量约535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高达35Kg|平方米,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中下游河道蜿蜒曲折,呈“几”字形东流入海。著名的壶口瀑布就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创造了灿烂的夏、商文明,所以黄河又被称为“母亲河”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杂家、阴阳家……,都发源于黄河流域。

  来到二楼展厅,我们看到了从古至今治理黄河水患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各界领导人参观视察黄河后,提出的治理方针,根据资料显示,黄河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540年里,黄河共决堤1590次,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5次,洪水过后,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生态环境长期难以恢复。

  千秋治河是一个艰难又伟大的工程,由于黄河水患灾难,我们的古都开封脚下就埋藏着十二座古城,就是洪水所害,治理黄河刻不容缓。因为有治水英雄的保护,所以我们黄河儿女才有幸福安定的生活。

  通过参观和学习,使我更加了解了黄河,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而骄傲,我们有责任更好地保护她。

  【第6篇】黄河博物馆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黄河博物馆参观。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参观的黄河博物馆在紫荆山公园南边,可是因为修地铁,就把博物馆迁址到了花园路和迎宾路上。我们开着车,大概三十分钟左右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一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的博物馆,也被称之为”黄河巨龙的缩影"。博物馆一共两层,分为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干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五个展区。黄河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世界巨川,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干米,因其流经黄土高坡,所以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因此而得名。通过这五个展区的展现让我仿佛漫步于“九折十八弯”的黄河之上,一览黄河春秋。馆内还展示的有历史文物,自然标本,书画,音像图片,让我了解了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地貌,气候和物产,还陈列的有黄河流域出土的各种动物化石,如:高氏羚羊头骨,剑齿象牙等。使我印象深刻的展区是“千秋治河”展区,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综合治理,传统治河技术与现代水利技术相结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末,由于人们对黄河的索取和伤害加重,黄河断流,污染,水生态被破坏,在本世纪初,治河工作开始注重水资源利用和节约,保护,并提出了“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以促进人水和谐,河流永续利用。

  随后的参观还让我了解到了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原来黄河号子是黄河儿女在修筑堤坝,防洪抢险,拉纤行船的劳作中产生的,使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更加的团结。它体现了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真的是很有意义,也很有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参观结束了,但是我还意犹未尽,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了解到了黄河的历史演变,中国人民的智慧是如此的强大。让我不得不觉得我现在更要好好的努力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丰富自己。

  【第7篇】黄河博物馆

  今天估计是郑州2020年最热的一天了,妈妈对我说:“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你都完成了吗?今天带你去探访一下黄河的源头吧!”我开心极了,又可以出去玩了!我们开车来到了黄河博物馆,肯定是因为天气太热了,除了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馆里几乎没有人。一进大门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照片,气势恢宏。我拿着妈妈扫码租的耳机,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参观。首先就是关于黄河的介绍,千万年前的凿山运动形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奠定了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季风气候格局,也催生了万里巨川-----黄河!她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穿越了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孕育了广袤的华北平原。黄河的含沙量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这也是为什么她会这么黄的原因吧。我看了全世界干流长度、流域面积、年净流量前20位河流排名,黄河都在列。

  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自古以来我们都在逐水而居,180万年前就有祖先生活的痕迹了。在博物馆里我看到古时候许多学派论水的名言名句,墨子说:“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妈妈给我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我不禁感叹,古人的话真有哲理啊,短短一句就有那么深的意义。

  由于特殊的水情,黄河灾害频繁,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看着历史上仅仅人为因素造成的黄河决口、改道就有15次,我揪心的疼,那时候的老百姓该有多苦啊,北宋的汴京城竟然在今日开封城的8米以下,我看到的“清明上河园”竟然是复制的!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两岸的人民终于不用颠沛流离,开始安居乐业。现在的黄河有了新的治水方针,节约用水是我当前能够做到的,长大后我也要投入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去,让我们的黄河源远流长!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