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二

永不放弃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18-11-22 10:01

  【第1篇】

  当我想到这个主题时,我的脑海中闪现的是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电影中那个执着、憨厚、稚嫩的魏敏芝清晰的展现在我眼前,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个偏僻山村的代课教师,电影中的她虽没有对教育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但她寻找学生的那份执拗却引起了我的无限深思。

  记忆追溯到初为人师时,当时的我充满精力,激情四射,整日沉迷于和学生的斗智斗勇中,一句话概括:有干劲儿,没方法。在屡遭学生和家长的质疑中,不免对教师这项工作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会干这份职业?仅仅是受母亲这样一位老教师的“诱导”?我喜欢这份工作吗?我年纪轻轻就准备束缚到校园里吗?我难道没有更好的人生规划吗?舅舅说:“来我店里吧,我开的工资比你的工资高好几倍。”工作中的不顺和周围的影响曾经让我一度陷入茫然中,值得庆幸的是,幸亏当初的我没有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这是我喜欢的一项工作,是值得我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探索,去奉献的事业,我无法割舍,也无法放弃。

  到底是什么,让我的决心如此的坚定。

  多年前,当我还在乡镇教书时,曾经的一幕至今仍深刻在我的脑海中。一次周末放学,距家远的同学都在校园门口焦急的等待家人来接,抬头望天,阴云密布,眼看大雨就要来临,也难怪学生着急。学生陆续走完,大雨也倾盆而下,未走的几名同学不得已退回教室,等待雨停后家人的到来。就在这时,雨幕中透过校园的铁门,我看到远处一辆摩托车愈来愈近,肯定是一位担心孩子的家长冒雨来接了。这位父亲下了车,焦急对女儿说:“等急了吧,闺女,来,赶紧穿上雨衣。”等他给女儿披雨衣时,我才看出了有什么不一样,这位父亲没有左小臂,左臂只有一半,只用一只右手忙来忙去,诧异中,孩子羞赧的再见,父亲娴熟的用一只手骑车离去。同事告知,这是一位坚强的父亲,纸厂上班出了工伤导致残疾,妻子离去,只剩他来照顾女儿。想起他的孩子,学习极其努力认真,再想起这位伟大的父亲,他是不幸的,但他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期望,培养教育她,希望孩子能考上学,有好前程,我瞬时理解了这位父亲,他只渴望孩子有和他不一样的人生,有美好的生活,他和农村大多数家长一样,想要通过求学这条途径来改变孩子的出路。

  家长们是执着的,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培养是永远不会放弃的,我们做老师的呢,我们的职业期望值是什么,不就是尽最大所能培养一个个优秀的人才,让他们拥有美丽的人生,为社会造福吗?我们教师的人生价值也就在此了。

  前段时间,在郑州西区和多年前的学生杜鹃见了一面,孩子长大了,现如今已有了自己的事业,言语中她是幸福的,我也同样被她的幸福所感染,饭间,杜鹃这样对我说:“老师,感谢您,当年的我,如果不是您和刘老师(我的爱人),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我。”猛然间想起,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当年曾经的过往,父亲是个下力的老实人,母亲年纪轻轻就瘫痪在床,家境贫寒,家徒四壁,生活都难以维持,更别说交学费了,眼看辍学在即,我奔走于学校领导和她的家之间,也曾因为和学校领导沟通要免了她的学费,导致领导对我的不满,那时候,上学是要交书费的,虽然只是几十元钱,对于杜鹃的家庭来说也是一项重大开支,那时候的学校是没有两免一补的。生活方面,我和爱人一致认为,能帮就帮吧,孩子不容易。幸好,杜鹃挺过来了,考上了大学,也不知她经历了多少的艰难才有了今天。现在的她,丈夫在凤阳高中教书,也在郑州买了房,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母亲已去世,父亲帮她照顾女儿,一切都好起来了,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家长会上,我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从教多年,我深知生活之不易,深知家长之不易,深知学生之考学不易,所以,做为一名教师,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好每一位学生。

  去年我担任七年级七班的语文课,一次班主任刘买官主任找到我,问我是否有时间去班上刘可馨家里家访一趟,这名女生是班上前五名的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因为性格问题和思想问题就是不肯上学,我作为女老师咨询女生一些问题可能会更方便,听到班主任的要求,我欣然答应。周六的下午,我驱车来到超化镇申沟小区,是学生的爷爷迎接的我,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就在我和老人走进家门时,可馨奶奶焦急的迎了过来,说孩子不知从哪个角落看到老师来了,跑了,跟我和家人们玩起了躲猫猫。真是孩子气呀,我在家里等,爷爷下楼找,趁这个功夫我打量起这个家,狭窄的空间,年代久远的家具,还有大小不一的三个孩子,奶奶说,这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家里的孩子,可馨是老大家的,他们都去上海打工了,孩子上小学的,两位老人负责每天做饭,上初中的孩子周末回家也是由他们负责照顾,因为孩子父母一年半载才回来一趟。难怪可馨同学的思想会出现问题,又是一个留守儿童,用呆在家里的方式逃避上学。爷爷回家了,说姑娘跑的快,追不上,不知藏什么地方了,我思量着来一趟不能连学生面都不见哪?我也出去找找试试,兴许能见面谈谈。眼看天黑了,我和可馨爷爷在昏黑的夜色中寻了将近半个小时,无果,爷爷说,曲老师,您别担心,我了解她,她会回家的,能不能求您件事,明天她没出去玩的时候,我悄悄给您打电话,您再来一趟,劝劝她,我和她奶奶是真没有办法了。看着老人无助又担心的深情,我果断应下,也许我跑一趟能挽救一个迷惘的孩子,挽救她的前程,她的人生。第二天的下午,我成功见到可馨,她的迷茫,孤独,自闭在我的开解中有所缓解,离开时,我心中满满的收获。我没有放弃,她的家人没有放弃,她也没有放弃。

  多年的从教生涯,教过多名学生,经历的事情也太多太多,感触颇深,最重要的是我对教育这一行业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我们更多做的是培养灵魂的工作,对,我们每位教师就是“培养灵魂的工程师”。

  学校内,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一颗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的心,学校外,一个个用生命和爱去培养孩子的家长,这一切都使我愈来愈感受到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我的梦想也更加清晰,这不正是我初为人师时的初衷吗,为何当一名教育者?那就是:尽我之能,忠我之事,培养每一位学生,无愧于心,无愧“教师”这一称号,追逐教育者的梦想,永不放弃。

  【第2篇】

  我们班级的后进生比较多,大名鼎鼎的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这孩子的期中语数双科的成绩都不及格,这样的学生伴随症就是打架、违反纪律、迟到、课堂没精神等等。对于冯,我也很头疼,有几次甚至都想放弃她了,但是我总想再努力一把,尽管他什么都不会,但是我还是希望他能堂堂正正做人,这个孩子的家庭也很特殊,母亲重病,父亲照顾母亲,所以他生活在爷爷或是姥姥家,老人年岁也大了,照顾他的生活已是很困难,学习上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阵子他的课堂听课情绪实在太不像话,学习任务一点也不做,我最终打电话通知家长来校谈话。中午他姥姥来找我,对我说不想让孩子念书了,说他妈妈还是每周五天时间都得去医院做康复,他爷爷也顾不过来这俩孩子,自己也实在是顾不过来啦。按说这样的一个学生离开班级应该是我求之不得的一件好事,但是我当时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话,“如果不上学,那他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留在学校也许还有一点希望,他的妈妈如果病好了也会高兴的。”他姥姥感动的握着我的手,什么也没说。自此以后冯虽然毛病还是很多,学习还是不见上进,但是我发现,他悄悄的开始慢慢写生字,课堂上也知道听课了。有一天,我把作业写在黑板上,所有的学生都放学走了,唯有他,还留在教室里,抄黑板上的作业,我很是感动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才,只要你坚持住。面对鼓励我看到他很害羞,但是很开心。突然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在后来的课堂上,他总是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回答的都不怎么对,但是他敢说了,他愿意说了。相信只要所有老师不放弃他,家长不放弃他,他一定会给我们创造一个奇迹的。

  在这里再次祝愿冯的妈妈早日康复,因为你有两个可爱的,正待优秀的孩子正等着喊妈妈呢!

  【第3篇】

  2018年2月25日,学校有幸请到了陶继新教授为我们讲座:“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26日又请来了郑州市众意路小学的代美玲和王书坦老师,谈们分别从班主任管理、备课和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两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崇高师爱是教师所有“爱”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爱”即“爱心、耐心、细心”,“关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职业修养。当然关爱学生不仅是爱那些活泼聪明、讨人喜欢孩子更要、呵护那些需要教育孩子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学生一视同仁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爱在与学生交流、相处过程中应该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浓浓真诚关爱让他们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自从聆听了陶继新老师报告《做一位幸福教师》后被他深深折服了折服于他永不言弃精神、广博深厚知识修养、宽容豁达胸怀…更被其高尚人格魅力所深深震撼。

  陶教授用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做幸福教师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精神,他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总不会动摇他每天晨练意志,在采访过程中总会带着一些名著不忘记随时学习、积累,尤其是他谈到练习盲打经历更使我自愧不如。多年来,明明知道坚持体育锻炼会提高自身抵抗力,会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是天气不好工作太累,总是坚持不下去。尤其是在读书上更是养成习惯,老是觉得工作压力过重或被繁忙家庭琐事困扰这么多年来很少能潜下心来静静读上几本好书也知道读书能彻底改变人气质。

  有人说幸福是满足、知足、常乐是幸福;有人说做喜欢做事心情舒畅是幸福;还有人说幸福有美满家庭有一份舒心工作有健康活泼孩子;再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福,不同人生活阅历不同对幸福理解也有所迥异。我听了陶继新老师《做幸福教师》演讲之后觉得幸福感觉是境界“拥有了健康再有精神高贵和心灵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

  用平和心对待工作和生活“一切都顺其自然”、“宽容大度有一颗向善心”。代美玲老师讲话不停地在耳边回响。是啊,静下心来想想工作又有多少做到了这一点?面对调皮不听话学生总是一味教育、不断苦恼,从未认真考虑他们毕竟是一些未成年孩子,有存在天性好动www.zwhe.com作文盒子、活泼,我怎么能奢望通过几次教育就能改变他们天性呢!还有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世界是多样的,孩子也是多样的,不是有句话说过:“上帝在每个孩子面前都是平等他关闭了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门”而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去寻找到那扇开启门并助其更好发展而不是搞一刀切以前这些想法曾考虑到今天我想到了悟到了:一切都应顺其自然!用平和心善待学生和工作!

  【第4篇】

  当日本、德国、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分别肆虐亚洲、欧洲、非洲,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陷入一片战火和硝烟中,中国、苏联被占领了一多半领土,号称欧洲陆军强国的法国,也似乎一夜之间在德军的铁蹄下沦陷,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德国人的闪电战前,形同不设防的要塞,非洲战场上,连战斗力低下的意大利军队也不断取得胜利,甚至连执行孤立主义、不结盟政策的美国,也被小日本一顿乱拳,在珍珠港被揍了个惊慌失措,国内弥漫着一股哀伤压抑的情绪,那一刻世界似乎看不到任何的光明,人们也看不到任何和平的希望,然而也就是在那一刻,中国用自己弱小的国力抗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前进的步伐,经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英国,也在德国的大轰炸下不屈的坚持着,为了唤醒国民的抵抗意识,一直下肢瘫痪的罗斯福也艰难地站了起来,发动了对东京的轰炸,如果在决定人类历史命运的关键时刻,上面的三个国家任何一个因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选择退却,也许人类的历史就会被改写,人类的命运也就永久的陷入了黑暗中,决不放弃自己的希望,是同盟国领导人为自己的人们所树立的信念,也因为这一份对希望、对胜利信念的执着,我们才拥有了当年的胜利,以及今天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享受自诩作为万物之长的优越感之外,更多的是来到世上走一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要一一品尝。人生之路,欢乐颇少,泪水颇多,一帆风顺少之又少,坎坷挫折则比比皆是,很多时候,我们前进的脚步异常的费力,身体疲惫,心灵憔悴,甚至有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会倾向于选择放弃,看不到丝毫成功的可能,所以心灵更加的焦虑,我们心灵脆弱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我们自己根本不会走下去,也不可能走得下去,因为脚下的路太难、太难,因为面对困难生怕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所以内心心生恐惧,因为内心恐惧,所以将眼前的困难和挫折进行无限制的扩大,这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重重地压在我们的身上,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让我们不甘心之余又是深深地无可奈何,然而人生的道路毕竟需要向前走,困难和挫折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突然有一天我们回首发现,我们已经将困难和挫折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原先犹如一座大山一般高不可攀的困难,如今在我们的眼中,确实如此的可笑,就如果已经大学毕业的学生,面对“1+1=?”这样的问题,感到那么的不在意,困难依然是原来的困难,挫折也没有丝毫的温度,专门为自己降低,但为什么心态却如此的不一样,原来一些难度是我们内心为自己加上的负担,这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枷锁,把我们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视野中,让我们挣扎,让我们痛苦,让我们伤心流泪。

  事实上,吉尼斯的每一项记录的打破,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如此的不现实,甚至是荒唐可笑的,然而时至今日,原先被人们仰望的目标,今天已经被挑战者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们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和汗水,还有内心中对希望的永不放弃,成功时不放弃,失败时不放弃,打破束缚自己思维的枷锁,拥有永不枯竭的激情,当我们重拾信心的那一刻,也往往就意味着困难和挫折就在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所有的困难加起来都不如我们能够想出来的克服困难的办法多,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得到更大的突破,教育不是重复,教师更不是牺牲自己的殉道者,我们应该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拥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努力一些。吃一些苦,甚至受一些罪,这并没有什么,最可怕的困难和障碍,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里。坚持不懈地朝着奋斗的方向不断努力,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坚持做上三年,

  我们慢慢就会发现自己脚下的路会越来越宽广,我们的人生会越来越幸福,有的时候逃避困难意味着自己的懦弱,意味着与成功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奋斗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意味着永远不会成功,只要不放弃心中的希望,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就永远有成功的希望在前头等着我们。我们应该拥有梦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属于自己的职业人生,不放弃内心中的希望,我们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篇教育的天空。

  【第5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怎样才能作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师爱是转化的秘诀。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师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偏爱“学困生”,因为他们更需要爱。

  不可否认,许多老师是爱学生的,只是他们爱的都是一些“金凤凰”、“白天鹅”,而对“学困生”轻则不屑一顾,重则呵斥、羞辱、体罚,结果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困生”,多关心他们,用炽热的爱激起他们上进的信心,在教学中老师的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洒向全体学生,既要用爱激励优秀学生,更要用爱滋润“学困生”。同时宽容他们,尊重他们,因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学困生”的一剂良药。教师只有作为学生的朋友、知己,走进学生内心,始终不离不弃。用师爱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步的火花,为他们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以师爱激励学生,以真诚打动学生,才能激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一步一步上进。

  方法、技巧是转化的关键。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最主要的核心,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但光有爱心远远不够,还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不能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当“学困生”在做错了事的时候,不要冷嘲热讽,当众批评,这样不仅对“学困生”起不到教育转化的作用,反而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时间、视其缺点的程度及个人性格特点,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微笑教育,让学生在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中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乐于接受的心理环境中,积极努力地改正错误,争取转变。

  捕捉“闪光点”是转化的基石。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他们身上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优势和闪光点,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教师就要善于寻找、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让这些闪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燃起热爱学习的火花,最终达到“学困生”转变的目的。

  金子要有阳光的照耀才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教师要为“学困生”创造一定的机会,他们的“闪光点”才会被人所知,被人所赏,一个好的机会也许就是他们新生活的起点,甚至会是他们人生的一大转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增强信心,去取得更大的进步。

  持之以恒是转化的保障。转化“学困生”要持之以恒。“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而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再加上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容易出现巨大的反复性。这时教师要为“学困生”多创造学习的条件,多为他们设计一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悦。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地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要给学困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只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尽可能满足“学困生”的成长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要教师更多地去发现、欣赏、肯定和鼓励,就能使“学困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