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二

黄河博物馆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10-14 10:10

  【第1篇】黄河博物馆

  9月20日上午,在学校德育处徐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全体大队委来到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展馆资料和听取讲解员讲解,我对哺育亿万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信念,增强了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意识。

  黄河博物馆位于郑州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是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进入主展馆,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幅黄河壶口瀑布的巨幅油画,这一下子就让我体会到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从这里向右,便正式进入展厅。展厅一共分为五个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模型等多种资料,向我们展示了有关黄河的方方面面内容。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第一展区,本展区的主题是“流域地理”,通过黄河形成、远古生态、九曲黄河三个单元,展示出黄河自然地理地貌、气候、物产。在这里,我们观看了了两个关于黄河的视频,了解了黄河的形成过程,也看到许多黄河流域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和矿石标本,还看见了整个黄河流域立体模型。这个展区让我对黄河流域的整体地理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使我认识到黄河能够成为我们的母亲河,是和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参观完第一展区,顺着楼梯上楼就到了第二展区,这个展区的主题是“民族摇篮”。民族摇篮展区通过“逐水而居”、“文明之光”、“人文始祖”、“王朝中心”、“灿烂文化”五个单元展示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使我深切感受到黄河不愧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继续往前是第三展区,第三展区主题是“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使我了解到黄河哺育华夏文明的同时,也曾给我们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先人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从大禹时代就开始抵御黄河水患,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第四展区是“治河新篇”厅,这里通过黄河归故、流域规划、防洪防凌、资源利用、水土保持五个单元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黄河水患是我们历届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的大事,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治理黄河进行实地考察并作出指示。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改变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全面战胜了以往泛滥成灾的水患,实现了难能可贵七十多年“安澜”。最后的“和谐之路”展区,通过新问题新挑战、新理念新措施、新号角新征程三个单元展现黄河治理仍存在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新的治河理念和实践,使我了解了当前全新的治河理念和实践,明白了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黄河水患,让黄河全面造福人民。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好好保护黄河治理黄河,让母亲河永远美下去,让她更好地造福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2篇】黄河博物馆

  星期天的早上,在爸爸的带领下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位于郑州花园路与迎宾路交叉口的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黄河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截止2016年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对于我来说虽然感到特别的亲近,但又是那么的陌生,迫不及待想走近她、了解她、懂得她。一走进展厅大门,首先就看到了一幅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壶口瀑布图,在壶口瀑布图前面有个石碑,上面是毛泽东爷爷亲笔题写的一句话:“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是呀,黄河就如一位慈祥的母亲,而我们都是她的孩子。

  进入博物馆向右就看到一副华夏国脉图,上面底纹是一副黄河流经地理全图,上面印有博物馆总前言,我认真地默读了一遍上面的内容,知道了黄河的发源地是青海,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中下游河道蜿蜒曲折呈“几”字形东流入渤海。在爸爸的讲解下我发现整个博物馆的陈列由“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和谐之路”五部分组成。全面诠释了黄河的自然史、文明史、治理史,展示了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爸爸的带领下,我们有序的开始了参观。第一展区“流域地理”通过黄河形成、远古生态、九曲黄河三个单元展示出黄河自然地理地貌、气候、物产。看到了鹦鹉螺、树叶、鱼等多种生物化石,爸爸还为我讲解: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铁桥,它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黄河之上,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第二展区:“民族摇篮”展区通过“逐水而居”、“文明之光”、“人文始祖”、“王朝中心”、“灿烂文化”五个单元展示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第三展厅区“千秋治河”展区通过黄河水患、治河春秋、漕运灌溉、河神祭祀四个单元展现中国古代及近代黄河水患灾害、治理方略、治河技术及漕运灌溉的发展演变。第四展区:“治河新篇”展区通过黄河归故、流域规划、防洪防凌、资源利用、水土保持五个单元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第五展区:“和谐之路”展区通过新问题新挑战、新理念新措施、新号角新征程三个单元展现黄河治理仍存在的新问题。

  通过这次参观,在爸爸耐心的讲解下我的收获很多,不仅知道了黄河的发源地是哪里,总长度有多长,黄河为什么“黄”还了解了为什么称黄河为“母亲河。”爸爸告诉我,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大力冲刷泥土,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黄河水含沙量世界第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黄色大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参观了黄河治理历史的一些文献和古石碑,通过这些文献的记录,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先辈是如何治理黄河和先辈们治理黄河的艰辛的过程,我不禁想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刘禹锡写的古诗《浪淘沙》、李白写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更加热爱祖国,爱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第3篇】黄河博物馆

  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奠定了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季风气候格局,也催生了万里巨川——黄河。黄河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穿越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孕育了华北平原。黄河流域资源丰富,物产丰饶。

  今天,我去参观了黄河博物馆,博物馆很大,从远处看也很壮观。我刚进黄河博物馆的大厅,就看到了从外地赶来的参观团,他们正在拍照,我跟他们一起进去参观。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大屏幕,屏幕正在播放黄河的演变过程,旁边有讲解员在一旁讲解,还有一大堆的人在看,人挤人、人挨人,虽然人多,但是很安静,没人说话,秩序也不乱。

  在一号展厅展示的是燕子石,上面有很多生活在寒武纪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像长了翅膀的燕子,所以这块石头被命名为燕子石。

  再往前还有大象的头部化石,它的头部接着两个很粗很大的象牙,上面还有被黄河冲刷的印记。再往里走,会有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三个矿石,有水晶、铝矿石、还有一个金矿石。水晶如同有着很多面的镜子,非常光滑。铝矿石不仔细看可能真的发现不了它和石头的区别,最好辨别的就是金矿石了,因为它的表面已经漏出了一点金,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矿石长啥样呢。

  然后就该上楼梯了,上面的空间很大是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一个黄河流域的模型,模型的面积快跟这个长方形空间一样大了。除了模型,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大屏幕,那个里面播放的是黄河的流经地域图,每播放到哪个河段,模型里面对应的区域就会亮灯,上面灯光也会照在那处,看完之后感觉很震撼。黄河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山麓约古宗列盆地,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落差4480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内蒙托克县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镇至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年均径流量约533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6亿吨,平均含沙量高达35kg/m居世界大江河之首。为啥叫黄河?因为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水都是黄色的,所以我们叫它黄河。

  我随着人群往上面的一层走,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跟人一样大的模型,那是原始人。这里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原始文化,旁边摆着的是从黄河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和各种各样的工具,他们一般都用这种石器来打猎摘果子,很原始。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进行简单的生产活动,比如烧陶器、耕种粮食。虽然生活条件很辛苦,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美的喜爱,他们会把圆石头打个孔,用麻绳穿过去,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简陋但是却很漂亮的项链了。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总体来说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很大的一项突破,比如火,在以前大家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寿命非常短。但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用火,火可以取暖,烤食物,人的寿命就自然而然的延长了。另外,新石器时代因为有了更方便的工具,捕猎效果更高了,所以有了食物剩余的现象,他们就学会了储存食物,他们还会种地,收粮食,像旧石器时代的人从来不种地,打到食物就吃,对比很明显。

  还有原始时期的文化,分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仰韵文化。大汶口时期的文字像图案,更复杂一些,龙山文化开始逐渐简化,但还是比较复杂。到了仰韵文化,字逐渐简化,而且很小,有的字就是三笔竖杆就是一个字,有的呢,则是图案,基本上等于了把现实中的物品给画下来,这以前的文字还挺难的啊,但是很形象,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字。

  再往后走,我看到了介绍黄河文化的文字、地图,画,还有书籍,这里面还保存着从古至今的防汛资料,因为黄河防汛治理一直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今天我通过参观黄河博物馆了解到了黄河流域灿烂的文明,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