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茶馆》读后感
老舍先生是人民公认的人民艺术家,他塑造的很多任务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老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而他也正是在那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而《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对一个小茶馆,名曰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不论是他们的挣扎,抑或是他们的无奈,都被拉入故事中进行生动的展示。这部戏剧仿佛是一幅万生相,将我们完全带入了那个年代。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老舍先生好似一个可亲的老者,脸上带着浅浅的忧伤,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悲与喜。我想他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了解那个年代。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但当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却生动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整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是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其一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这到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在那个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大概皆是如此吧。贫苦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富贵人家里的一只狗。就像是杜甫曾经说过的,“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人活着,竟然不如一只狗。我又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孩子,贫苦人家的孩子就不是人?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十月怀胎呢?谁家的孩子又不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呢?
其二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的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的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的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的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但正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的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我想这一定是老舍先生的精心安排。但在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有些淡淡的苦涩。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正是因为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欺软怕硬的人太多,才使得中国久久不能振兴,甚至险些亡国。想到这些,在看到这个本应搞笑的人物,又怎能笑得起来?
当然,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的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我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的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的恰到好处,老北京人的幽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的形象,将听过的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的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的京城作家,作为一位血统纯正的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北京。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的时代,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的未来?我记得剧中有一位曾经搞过实业、进过国会的知识分子到寺中念起了经文,不问世事。面对政治家的邀请,固执的坚持自己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因为他已经对那个时代失望了,他已经对那时的政治失望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场景。面对这样的黑暗,该到哪里寻找光明?我相信从始至终老舍先生斗不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北京,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的死活。试问这样的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这一篇《茶馆》道尽了无尽的沧桑,历久弥新。而这些历史的沧桑也终将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第2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以北京一座茶馆为舞台,事实上,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和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茶馆》里有些语言我特别喜欢。大傻杨的话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开幕办法。我从来没听过数来宝。我发觉了中国人跟美国人说话的法子很不一样,差别相当大!中国人是比较含蓄;他们常用客气话和婉转的话,这是中文最难学的地方!在《茶馆》看到了地道的中国人的说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两个拜把子兄弟想娶一个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诉刘麻子他们的奇怪要求,他们当然不直说出来,反而他们说,“这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交情……没人笑话俺们的交情。”刘麻子同意,“没人耻笑。”他们又说,“那你说这三个人的交情也没人耻笑吧?”我也很喜欢刘麻子的反应。“平常都说这小两口儿,小两口儿,谁听说过小三口儿的呢?”中文里真有微妙的意义!
在《茶馆》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老舍其作为一个语言大师的风范。《茶馆》中,十几个人物依次登台,却个个形象立体,性格鲜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写作语言的性格化,时代化,应人切景;老舍以笑写悲,寓庄于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于三个时代中光怪陆离的丑类;北京化的口语也是本剧一大特色,给穿梭于茶馆中的人物注入生命。
《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第3篇】《茶馆》读后感
老北京的茶馆大约有三种,即清茶馆、书茶馆和茶饭馆。清茶馆只是喝茶;书茶馆里则有艺人说书,客人要在茶资之外另付听书钱;茶饭馆除喝茶之外也可以吃饭,但提供的饭食都很简单,不像饭馆的品种繁多。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里的裕泰茶馆,就是一家茶饭馆,所备食物似乎只有烂肉面一种。
茶馆的伙计都是青壮小伙子,没有用女招待的。因为用女招待,客人如不规矩,则使主客都不快。这是一种行规。王利发在茶馆经营不下去时,说到自己打算请女招待,要自己掌嘴,原因就在于破坏了行规。这种行规似乎不只限于茶馆,饭馆也是如此。电影《老店》,话剧《天下第一楼》写的都是旧北京的饭馆,伙计也都是男人。茶馆伙计提水壶的手势有专门的讲究,要手心向上、大姆指向后。我们一般人提水壶时的手心向下径直握住提系,在茶馆里被认为是提尿壶,如此,对客人是极不礼貌的。茶谱写在特制的大折扇上。客人落座之后,展开折扇请其点茶。茶客自带茶叶称为自带门包,茶馆为其泡茶只收水钱。讲究的茶客落座之后,要拿出一块专用的布铺在桌沿上,一只胳膊的小臂支在上面侧身坐着,再拿出手帕等放在桌子上,这是一种派头儿。茶馆里不供神像,只在柜台前放一缸水,表示以水为利。茶馆只用方桌长条板凳,没有用椅子的。四川茶馆多是较矮的竹椅,半坐半躺,显得更加懒散。
坐茶馆的乐趣不只在于喝茶,也在于其热闹,既可以融入其中,说一些可有可无的闲话,也可以出乎其外,在喧闹之中兀然独坐品味生活的悠闲,使悠闲更加丰富和突出,这才是坐茶馆的真味所在。至于在茶馆中谈生意说事情,把茶馆当成别致的办公室的,如《茶馆》中的刘麻子,在茶客中只能算作下品,虽然没了这样的茶客,茶馆也就不是茶馆了。
旧北京茶馆很多,这有两个条件,一是爱喝茶的人多,二是有闲的人多。北京人喝茶的风气很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都有每天喝茶的习惯。穷困如拉黄包车者,日暮收工时也要买一包茶带回。高碎或高末就是旧时北京所特有的,其实是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北京的穷人买不起好茶,故茶叶店也将此物出售,意为高级茶叶末。北京茶叶店包茶,一两茶可包为五包,也是因为穷人每次买茶很少。不少北京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烧水的专用工具叫氽,用白铁皮制成,直径约一寸半,细长筒状,径口处有长柄,加水后可直接插入炉火中,使水能很快烧开。茶喝够了才吃早饭。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见了面要问候:喝了没有?如问吃了没有,就有说对方喝不起茶的嫌疑,是很不礼貌的。
北京人独重花茶,著名的茶叶店如张一元、吴裕泰,都以窨制花茶,工艺精细、货真价实而获信赖。南方人往往看不起北京人的爱喝花茶,汪曾祺就说,他不喝花茶,但好花茶除外,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他喝的花茶想必品质极高的。对北京人好喝花茶的原因说法不一。一说是北京地下水质不好,花茶香气浓郁,可以盖过水的苦涩;另一说法是过去交通不便,南方新茶运抵北京要一个月,路上风吹雨淋,茶叶往往都变质了。用花窨过之后,变质的茶味就喝不出来了。这两种说法都未必可靠。山东的水质没什么问题,四川当地就产茶,山东和成都的人也都爱喝花茶。估计还是和口味有关系。
【第4篇】《茶馆》读后感
几乎所有人都说《茶馆》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的成功之作。——题记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叫做裕泰的茶馆里。一部简简单单的三幕话剧,借助于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走向破灭的故事。历经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裕泰茶馆,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被改成了“花花联合公司”。而一生守护着茶馆的王利发掌柜选择了在他的茶馆里自杀。《茶馆》该剧可以说是很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而恶人不一定有恶报。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被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部话剧的特殊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一个人的性格全体现于他的每一个字眼中。“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令人叹为观止。《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有生活气息却意味深长。在戏剧结构上,《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话剧虽年代跨度大,没有主线故事,但毫不显得零散难懂。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松散但有了连贯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虽然年代变化了,但每个人物所代表着的群体依旧存在,并随着时间的迁移有了细微的变化。令故事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揭示了社会一角,展览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评论说《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茶馆》这三幕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而老舍先生仅仅用一些个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当你合上书本的一瞬,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过了漫长艰辛的五十年。
【第5篇】《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一个话剧剧本,按照这个剧本改编的话剧、电视、电影无不广受好评,这和剧本本身的光彩夺目是分不开的。《茶馆》一共只有三幕,分别描写了从戊成变法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这段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光里,三个不同时期中裕泰茶馆里的人和事。
老舍在《茶馆》中总共写了七十多个人物,光有名有姓的角色就多达四十六人。其中有三个主要人物贯穿始终,他们分别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裕泰的房东秦仲义以及老茶客常四爷。从他们第一幕的青壮年到最后一幕的垂垂老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时代的横流里如何从心怀希望变得满怀失望。
老掌柜王利发一辈子习惯了点头哈腰,替人打圆场、说好话,为的不过是把父亲留下来的裕泰茶馆维持下去,让一家老小能吃饱肚子。可最后他却失去了茶馆。以实业救国为理想的秦仲义被国民政府收走了全部资产。旗人出身,一身正气的常四爷到老仍是子然一身,什么都没干成。最后,三个穷困潦倒的老朋友在老茶馆里撒着纸钱,祭奠自己、祭奠整个国家,那幕闻者无不动容,无不潸然泪下。
老舍在《剧本》杂志上说,“我想写社会五十年来的变迁,就没法避开政治不写。可我既不懂政治,也不熟悉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达官贵人,没法正面写他们。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会经常来茶馆坐坐的小人物。那么,我就把他们集中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这就是老舍写《茶馆》的初衷。
老舍最擅长的是写市井中的小人物。《茶馆》是经典的话剧剧本,其妙处就在于每一个出场的小人物都十分生动鲜明。《茶馆》中的台词精彩绝伦,许多台词都能拿出来再三咀嚼,更难得的是塑造的角色十分贴切,对白与人物身份、性格达到了高度契合。
从小人物身上看戊戌变法
第一幕大幕拉开,正值戊戌变法失败之时。当时的清王朝外遭西方列强欺侮,内里官僚吏治腐败不堪。洋务运动已经实施了近三十年,然而收效甚微。一批有识之士清楚地看到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到了非改革变法不可的地步。当时光绪皇帝已经亲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说服了光绪,大刀阔斧改革政治制度、裁撤冗员,向西方列强学习,传播科学思想,鼓励私人兴办企业,并设立了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可惜激进的戊戌变法触动了一批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中断了戊戌变法,软禁了光绪皇帝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押到菜市口斩首示众。一场本应惊心动魄的政变却没在百姓中激起半点波浪。两千年封建统治的巨大惯性,让民众觉得皇帝是天经地义的存在,任何企图撼动皇权的举动在老百姓眼里都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
《茶馆》的第一幕就在戊戌变法失败的那天下午拉开了帷幕。富人们该喝茶的喝荼,该娶小妾的娶小妾,穷人们则更关心眼前的宭迫,想着怎么才能填饱肚子。裕泰茶馆是王利发的父亲留给他的产业。当时的老北京有许多这样的茶馆,主要卖茶,也卖一些简单的食物点心。人们在茶馆里几乎百无禁忌,连买卖人口都可以,却唯独一件事不能做,那就是谈论国事。茶馆的墙上贴着大大的四个字“莫谈国在那个被记入史册的日子里,茶馆后头有一群打群架的人正在等候调停。打架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张家的鸽子飞到了李家,而李家拒不归还。谭嗣同的人头即将落地,多少穷人逼不得已卖儿鬻女,而这些人却还在为了一只鸽子大动干戈。革命也好,变法也罢,都与我无关,这就是当时大部分民众的想法。
以算命骗人为生的唐铁嘴,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长布衫踱了进来。王利发带着笑,劝他去外面溜达。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王掌柜永远是和和气气的,这是他从父亲那继承的生意经:开茶馆,就是要和气生财。唐铁嘴待要给王利发说几句好话,算个命,王掌柜却摆摆手,给他端来一碗荼,并劝他戒了大烟。如此落魄的算命先生竟然还抽大烟,实在叫人意外。唐铁嘴代表了一批市井闲人,他们并无正当营生,只是整日东混西混,但凡弄到一点钱,便拿去抽大烟,实在叫人嗟叹。
急公好义常四爷
唐铁嘴喝茶的功夫,松二爷和常四爷托着鸟笼走了进来,他们把鸟笼仔细挂好,才坐下喝茶。这二位是旗人。清朝自打入关以来,把八旗子弟编进八旗军,给他们发放俸禄。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军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大批旗人子弟领着空饷,尸位素餐,终日游手好闲。旗人基本不干活,男人成天提笼架鸟四处溜达,赌博,斗蟋蟀,放风筝,极尽吃喝玩乐之能事。到了后来,他们明明已经入不敷出了,还要摆旗人的场面,动不动就赊账。再没钱就做些坑蒙拐骗的勾当,据说有旗人去茶,馆喝茶,故意在倒茶前把鸟放进茶碗里,盖上盖子,等服务员一打开茶盖,鸟就飞走了,旗人就趁机狠狠地敲茶馆竹杠。
松二爷和常四爷就是旗人,不同的是,松二爷胆小、懦弱,常四爷却甚是急公好义。为了鸽子打群架的打手二德子经过的时候,常四爷笑话他们只会窝里横,却没本事找洋人的麻烦。二德子气急,要跟常四爷动手,被王利发拦下了。
此时混混刘麻子也进了茶馆,他向常、松二人推销怀表。刘麻子靠着坑蒙拐骗,专骗穷人、讨好富人赚了不少钱。他带着英国的鼻烟壶,揣着洋表,穿着洋缎大衫、洋布裤子,浑身都是洋货,颇叫常四爷鄙视。常四爷生平最讨厌洋人。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中国人心里不是不窝火,有些人敢怒不敢言,也有些人加入了义和团,直接和洋人对抗。常四爷虽然没加入义和团,但他对洋人的轻蔑却溢于言表。
裕泰的房东秦仲义,秦二爷也进了茶馆,王掌柜忙上前大献殷勤。秦仲义是北京城数得.上的大财主,裕泰就开在他家的产业里。这次来,他是想涨房租。王利发只能低着头,不断地给秦二爷赔好话。
此时进来了一对农家母女,女儿头上插着一根草标。以前人们会在货物上插草标,表示此物出售,插三根表示贵卖,两根表示平价卖,一根就是贱卖。显然这个母亲是要把女儿贱卖了。茶馆的伙计李三本应在她们进门的时候就将她们赶走,却因心软,没出声。她们走到茶馆中间,突然小女孩喊了声饿,农妇脚一软,跌坐在地上,掩面而泣。
秦仲义喊王利发将这对母女赶出去,常四爷却看不过眼,让伙计煮两碗烂肉面,将她们带到门外去吃。王利发劝常四爷,这样的穷人数都数不过来,根本管不了。常四爷向松二爷感慨,照这样下去,大清国要完。秦仲义认为大清国是否要垮台,不在乎穷人有面吃没有,而是要靠实业救国。只有开大厂子,做国货,才能抵制外货,真正给穷人一碗饭吃,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这时,一直躲在茶馆角落里的灰衣密探宋恩子和吴祥子蹦了出来,指着常四爷说他诅咒大清要完。常四爷辩称自己是旗人,他爱这个国家,只是担心它要完。两位秘密巡捕不听辩解,他们逼问松二爷有没有听见常四爷说大清国要完。松二爷矢口否认,他们就威胁要把松二爷一起抓起来。胆小的松二爷只好承认。宋吴二人就以谭嗣同同党的名义将常四爷抓走了。
太监娶妻
早在卖女儿的农妇进来之前,坑蒙拐骗的刘麻子等来了一个乡下泥腿子名叫康六。康六家里穷得一天连一碗稀饭都喝不上,只好托刘麻子找买主把十五岁的女儿卖了。刘麻子出价十两银子,要把康六的女:儿卖给庞太监为妻。康六一方面觉得刘麻子出价低了,一方面又觉得把女儿嫁给太监,实在太作践女儿了。
老实巴交的康六完全不是油嘴滑舌的刘麻子的对手。刘麻子笃定地说,卖女儿卖到哪里都一样,卖给太监,至少吃喝不愁,穿得上绫罗绸缎,吃得到海味山珍,别人想要这个造化还求不得呢。再说价钱,康家整个村子加一块儿都找不出十两银子,乡下孩子就值五斤白面罢了。要想卖价再高一点,就只有卖到窑子里去做妓女,可他明知道康六是绝不肯的。康六犹豫再:三,表示要回去给女儿说一-声,刘麻子进一步紧逼,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让康六快去快回。
没多久,庞太监到了。他和秦仲义打招呼的时候提到谭嗣同即将被斩首示众。茶馆里的茶客们等庞太监进了后面包厢,纷纷议论起来,大部分茶客都不知道谭嗣同是谁,只知道他们在皇帝耳边“进谗言”,要剥夺旗人的铁杆庄稼,让他们自谋生路。这几个茶客都是旗人,自然对康有为极为不满,还有一位直言,要是叫他自食其力,非饿死不可。王掌柜忙站了出来,劝茶客们莫谈国事。
包厢里,庞太监诘问刘麻子为何还不把康六的女儿带来。原来庞太监为了买康家的小姑娘,竟花了二百两银子。黑心的刘麻子只肯出十两银子,其余都叫他中饱了私囊。刘麻子信誓旦旦地对庞太监说,虽然康家小姑娘只是个乡下丫头,但人长得好看,只要庞太监稍微打扮、调教一番,就会变得很体面了。他还十分肉麻地对庞太监说,替他办事,比给亲爸爸办事还要尽心,让庞太监只管放心。
康六带着女儿康顺子来见庞太监。康六泪流满面,对女儿说,家里实在养不起她了,求女儿认命吧。康顺子见了庞太监,又饿又惊,晕了过去。庞太监却狞笑道,他要活的,不要死的。
第一幕,完。
这正是:安难乐死康有为,以身殉国还遭怨;急公好义常四爷,忧国忧民却被抓;实业救国秦仲义,无视眼前穷百姓;黑心黑肝刘麻子,巧言令色把钱赚;痛不欲生康顺子,走投无路嫁太监;一团和气王掌柜,莫谈国事都闭嘴。
【第6篇】《茶馆》读后感
观看了北京人艺2005年版的茶馆后,我对这部剧颇有感触。
整部剧分为三幕,分别讲述了戊戌变法刚失败,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共三个时期。以裕泰茶馆的兴衰存亡为线索,向观众们展示了各个时代北京各个阶层的三教九流的人物。
接下来我想对这部剧有关时代与个体的主旨进行探讨。当我看到第二幕,以及第三幕的开始时,我仅仅是对王老板感到同情,他仅仅是想讨一碗饭吃,苦心经营,迎合时代变迁,不断改良茶馆,却还是阻止不了茶馆的衰败,仍然被各路人士压榨剥削。看到最后,王利发的茶馆只剩他一人,他和常四爷,秦二爷为自己撒纸钱,最后选择上吊自杀时,本来还在为王利发的一生唏嘘不已的我才幡然醒悟老舍的一番用意——在时代的变更面前,任何个体都是渺小的。或许有人发了大财,有人穷困潦倒,有人见风使舵,有人保持操守,但最终都不免被时代所碾压。
我以王利发的一生为线索。第一幕是茶馆生意最兴盛的时候,但是却明显可以看出时代将要变更的感觉。这里面最明显的一处是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冲突。前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希望实业救国;后者则代表着封建腐朽的制度。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明着是在相互奉承,实则是在暗中斗气,颇为精彩。可是,面对这种矛盾王利发在仅仅在矛盾结束后说了句“总管,您这里歇着吧。”他没有做出任何评论,就只是想把来到的宾客招待好。他经营茶馆,必然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可都不妄加评论,这是王掌柜对时代变化的一种回避。他心里一定在祈祷时代变迁不要波及到自己的茶馆,自个的生意能长久做下去就好了。可是到了第二幕,他还是根据时代对茶馆进行了改良。第三幕时王掌柜更是直言“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可以看出这些改良实属王掌柜无奈之举,他真正的目的还是想改良生意。从一开始的回避也好,到后面的迎合时代也罢,王掌柜最终也没有逃脱时代变化对于茶馆这个老行业带来的冲击。或许他是那么的会揣测人心,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心思缜密,或许他就只有经营好茶馆这一个小梦想,或许他是一个勤劳本分,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人,但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中,他想改变自己和茶馆的命运,想力挽狂澜是不可能的。“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知道最后王掌柜终于喊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一辈子也没敢喊出的话,令人动容,他不明白他的悲剧是时代赐予的,是时代之痛。面对死亡的诱惑,他终于自杀了。
其实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在反应这一主题。拉皮条的刘麻子最后被稀里糊涂砍了头;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最后拆掉;有骨气的常四爷生活过的越来越惨……他们谁不是在这个时代中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呢?常四爷最后的一句“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体现出了大与小的关系,国家变化,时代变化,无人顾及他人,只求保住自身,个体会顺应时代,会努力爱自己的国家,但仍然有可能被时代抛弃,感受到无人关心的痛苦。
在结尾方面,整部剧还是给人以希望的,在王掌柜要上吊的时候,有部队在门外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又给人以振奋。或许导演不希望让观众仅仅体会到自己在时代中的渺小悲哀,最后展现出新中国必将取代旧中国,这也算给予了剧中当时的时代一个希望吧。
台词富有魅力,主旨深刻引人深思,这大概就是我对这部剧想聊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