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些事、有些人、有些物已不在,但心中总有一个角落有他们的存在。
小学六年在耳边最经常听到的声音就是:走,去桥边小店去。
每个小学附近总会有一家小店儿,我这边的这个小店不大,也就十几来平米,是一对老夫妇经营的,老夫妇年纪不小。每天,起早贪黑的,很是辛苦。夫妻俩喜欢小孩,每次见到小孩都是乐呵呵的。他们逗小孩玩,给小孩糖,小孩们也都很喜欢他们。夫妻俩喜欢笑,一笑,眼角的皱纹就陷了陷,淡黄的牙齿也露了出来。
一次放学回家,一出校门,就只见乌云密布,风也呼呼的吹打树枝,枝条被抽打的沙沙作响,像是在呜咽一般。果然,不一会儿雨就下起来了。我狼狈的跑到小店的门口,却没有进屋,鞋已经被沾满了泥土,身上也冒着小雨。过了一会儿,屋里的老人似乎是听到了门外的动静,便打开了门。一开门便见到惊慌失措的我,老人先是一愣,后又大惊说:“哎呀,傻孩子,怎么不进来呢?,快进来别着凉了。”说着便把我推进屋,把我领到板凳上坐下。这里是老夫妇休息的地方。我抬眼环顾四周,周围的家具都很老旧但整洁,只有一副相框却是崭新如初。老人顺着我的视线看去,然后开口道:“这是我的小孙子,被他父母带到外地去了。”顿了顿,老人又说:“这是几年前的照片了,现在他的年龄应该跟你们差不多了。他特别乖,特别听我的话,小时候经常粘着我。所以我一看到那些小朋友,就想到了他……他。”老人哽咽了。挤出晶莹的泪花闪烁在老人的眼中。老人还未来得及伤感就忙着做生意去了,我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我沉思着。
如今再去找桥边小店,它已不见了踪影。那对和爱和亲的老夫妇也不在身边。那句“走去桥边小店去。”也在脑海中渐渐远行。可他们并没有离开这里,因为他们仍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
导师点评:
作文一开篇就让人眼前一亮,“已不在”这样精练的语言不同凡响。用小学最想听的“走,去桥边小店去”来巧妙地引出小店的主人——一对老夫妻,接着突出夫妻爱孩子、爱笑的特点,然后再用一次下雨我前去避雨的机会,通过我的眼睛交代小店的布局,进而突出夫妻俩爱孩子、爱自己的孙子。结尾说现实中的小店消失了,但记忆中的小店永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小作者精心构思,层次分明。老师希望你把老人对孙子的牵挂写得具体一点,不是“特别乖,特别听我的话”就交代了,而是有具体的场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