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采蘑菇
别小看了孩子数学活动时,幼儿在进行操作练习――采蘑菇。说“采蘑菇”,其实也就是要求幼儿把书上的不干胶蘑菇撕下来,然后再按小兔篮子上的数字进行粘贴。幼儿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先把书翻到中缝,撕下不干胶蘑菇,然后再翻到书的前页贴上,操作时,幼儿需要来回翻书,这样不仅仅操作速度慢而且显得个性麻烦。
该教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呢我正在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见诗函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后,全部贴在她的五个小手指上,然后再翻到书的前页一个一个贴起来。咦,这样还真省事多了。我向小朋友介绍了诗函的方法,并鼓励他们也能够想出别的又快又好的方法。这样可好了,幼儿想出了很多方法,他们做起练习来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们的举动,又让我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班上新添置了一种软塑料玩具,这种玩具能拼插出许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范图,看孩子们能拼插出多少种。说真的,当时我还以为孩子们没有我的示范指导,根本就不会拼插出什么,所以,当我眼前出现一件件造型别致的手提包、彩链、头饰等作品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兴奋地把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鼓励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这样一来,孩子们玩得更投入了,普通的软塑料玩具因为有了孩子的创造和想象而变得格外生动、搞笑。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应对幼儿独特的、有创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略了。细想起来,在他们大胆、童真、稚气的想法背后,又会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为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孩子,而是要善于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发现他们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并适时地给予用心有效的评价和支持;此外,教师还要给孩子带给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发挥同伴群体的相互模仿、激励作用,促进幼儿群体共同发展。
【第2篇】采蘑菇
有一天,兔妈妈生病了,两只兔宝宝决定自己采蘑菇给妈妈和自己吃。
它们在森林里面走啊走,来到了一颗大树下,看见有一堆小蘑菇。哥哥兔其哥上去看了看,说:“不行,这些蘑菇都有毒,妈妈说过,越是鲜艳的蘑菇越不可以吃。我们还是换一个地方找吧。”
它们来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山洞,看见有一只大老虎站在山洞前,兔巴哥惊慌失措地低声说道:“哥哥,我们快回家吧,我好怕!”兔其哥不肯回去,低声说道:“我们还没有采到蘑菇呢!妈妈还在家饿着肚子等我们,我们怎么能回家去呢?”
于是,它们就静静地躲在大树下。老虎站在山洞口转呀转,当走到大树下时,弟弟兔巴哥紧张极了,兔其哥用眼神安慰它:“不要怕,老虎一会儿就走开了。”果然,老虎走到大树前嗅了嗅,没有发现想找的东西就走开了。兔其哥和兔巴哥走进了黑漆漆的山洞。不一会,兔巴哥发现了一棵大蘑菇,高兴地喊道:“哥哥,哥哥,我找到蘑菇了。”哥哥赶紧过去看了看,确认这颗蘑菇没有毒,就兴奋地摘下了这颗蘑菇。
此时,天色已晚,兔其哥和兔巴哥都饿极了。兔巴哥说:“要不我们先把这颗蘑菇吃了,再找一颗给妈妈吃。”“不行,这可是我们费尽心思才找到的,如果我们自己吃了,找不到别的怎么办呢?”兔其哥坚定地说。兔巴哥又说:“我们太饿了。”说着说着就要哭了。兔其哥皱了皱眉说:“要不我们再找一个吧。”
它们走过一棵又一棵大树下,再也没有找到蘑菇。后来,兔其哥看兔巴哥饿得实在不行了,就说:“我们吃青草和白菜也行啊。”兔巴哥连忙说:“好呀好呀!”
它们就找了点青草吃。吃完了青草,兔其哥和兔巴哥提着仅有的一棵蘑菇回到家。一进门,两兄弟就高兴地喊道:“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找到蘑菇了,您快来尝尝!”妈妈问:”你们吃了吗?”两个兔宝宝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吃了,吃得饱饱的啦!”
看到妈妈吃着自己采来的蘑菇,兔其哥和兔巴哥两兄弟开心地笑了起来!
【第3篇】采蘑菇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又到了一年一度采蘑菇的季节,拎起竹篮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儿歌里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光脚丫太过理想化是不可能,走遍树林和山岗是确确实实经历的。母亲说上个月她翻遍了林子都没采到几个蘑菇,而这几天陆陆续续看到邻里很多人都采了满满一篮子下山,看得她眼馋,便带上我也去采一些回来给我做盘好菜。
清晨的树林并不是太热,密密的林子遮住了太阳光,抬头,只有片片斑驳的阳光和大片大片的绿色。脚下是厚厚的落叶,潮潮的湿湿的,是前几天刚下过雨。满目望去都是灰褐色的树叶,看得我眼盲,压根就看不到哪里有蘑菇,还是母亲眼神好,大老远就看到一个红红的蘑菇冒出了头,母亲招呼我过去,可能是母亲经常以前经常来采蘑菇,眼睛已经适应在这样的环境里快速找到“猎物”吧!今年第一次上山采蘑菇,而采到的第一个品质还不错,红红的的蘑菇头,白白的腿儿,光滑的蘑菇头厚厚的,还没有完全撑开,采下来腿儿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黑色的土,一看就很有营养。
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满目灰褐色的环境,陆陆续续找到了很多蘑菇。它们有的已经长得很大,张开红红的伞,让人远远的就能看到;有的藏在枯叶下面只露一个边,需要你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发现它;更顽皮的是有的全部都藏在枯黄的叶子下面,你得拿树枝翻才能把它翻出来。
找蘑菇的过程让我不禁想到了孩子们。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表现自己,散发自己的光芒,让人远远的就能看到,老师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一类孩子的优点并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而有的孩子就害羞一点儿,喜欢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只把自己的一点点露出来,老师并不能一下子就发现他们,但是老师通过对孩子不同方面的了解也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剩下的那部分孩子就更内向了,他们把自己藏的严严的,老师必须认准目标去“翻找”才能发现他们、发掘他们。但这几类的蘑菇都很好看,味道也都很鲜美,正如同所有的孩子也都一样,没有好坏之分,而他们是否能展露自己、勇于表现自己很多时候都取决于老师是否有一颗发现的眼睛、发掘的的双手。
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不是能够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小蘑菇?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如何拥有这样一双发现的眼睛,发掘的双手呢?
【第4篇】采蘑菇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或物,就像那雨后树林里的蘑菇。它们早已在我的记忆中生根发芽。每每想起,都那么令人怀念。
周末我们去树木园健走。前几天刚下过几场秋雨,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枯枝败叶,显得更加深远幽静。除了林间不时的鸟鸣声,静得能听见我们的呼吸声。儿子忽然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一棵树下一簇簇蘑菇大喊了起来:“妈妈快看,那么多小蘑菇,好像一把把白色的小伞,多可爱呀!”
我循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有一窝小蘑菇。虽然大小高低不同。却挨挨挤挤的,真是喜人。儿子高兴的就要弃路跑进树林里去采。我连忙叫住了他:“别去摘那些蘑菇,看起来好看,却有毒。”
儿子不解地望着我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它们就是毒蘑菇呢?”
我笑了笑说:“小时候妈妈采过,你姥姥说的。这种白色的,灰黑相间的,米黄色或淡黄绿的毒性特别大,千万不能吃!吃了它们,拉肚子事小,有时候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儿子一听说有毒。也不敢去采摘了。其实我小时候见了蘑菇,比他还兴奋呢。那时候很少吃肉,每到下雨后,母亲总是提着篮子去南山上采摘,一挖就是大半晌。回来总没空过篮子。母亲把采来的蘑菇一炒,下个面条汤,那味道别提多鲜美了,吃着比肉还香。母亲把没吃完的蘑菇放在窗台上摊开晒干。所以那时我家窗台上总会晾晒着蘑菇。它鲜香味儿特别浓,顺着窗户就飘了进来。隔几天母亲孰抓一把干蘑菇给我们打牙祭。她一边泡发着蘑菇,去地里拔几棵清翠的蒜苗一炒,那香味儿就直穿我们的心脾。让人垂涎欲滴,吃一口心中都充满着满满的幸福。从那时起我就对蘑菇情有独钟。
后来长大了一些,有一次刚下过雨,我和妹妹就急匆匆的跑树林里摘蘑菇,花花绿绿的小蘑菇就像小精灵一样从地里钻了出来,让我们喜出望外。别看蘑菇好吃,采蘑菇却是很累人的。为了吃,我们也是拼了。我们蹲下身子,弯着腰,满心欢喜地捡了一大堆蘑菇,兴冲冲的跑回家让母亲给我们做蘑菇汤。
母亲一看脸就变了色,她严肃地说:“这些都是毒蘑菇,千万不能吃,说着她把那一堆漂亮的蘑菇都倒进了外面的粪堆上,拉着我们的手去南山一个个仔细地教我们辨别哪个蘑菇能吃?哪个蘑菇不能吃?别看我母亲不认字。她懂得的知识还真不少。从那时我们都认识了毒蘑菇,看着好看,毒性却特别大。我们也认识了一片一片的生长的树伞,色泽金黄的黄蘑,一簇簇的棒蘑……采蘑菇的感觉真好,寻觅中透着无尽的欢喜和渴盼。
在这凉爽的秋天,雨后的树木园空气格外清新,看着这一簇簇小蘑菇,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采蘑菇的场景,那一幕幕好像发生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