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袁隆平
华夏自古不乏圣人之辈。有天皇燧人氏,取火于森木之中。驱黑暗,御野兽。使世人食肉以熟,延万民之寿。功列三皇之首,奉为火祖。有人皇伏羲氏,创阴阳八卦之说,立文字,授渔猎,定婚姻,开民智。使民有饱腹之能。功列三皇之一,奉为人祖。有地皇神农氏,独身踏遍中原大地,尝百草,授药理,觅五谷,教农耕。功列三皇之一,奉为药祖。此三人者,皆授黎民饱腹之法,可见食之重也。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秦之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使秦人得以饱腹,使秦得以富足。此乃始皇扫六国,创一统之基也。西汉之初,文景二帝与民休息,奖农耕,倡节俭,是故有文景之盛世。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若非枣祗屯田之制,阿瞒何以败袁绍,灭吕布?晋何以平西蜀,灭东吴?如若隋之炀帝有文帝之识,待民以温饱,民何以反乎?隋何以灭乎?自古起义之民欲得权乎?非也,其拼死不过只为一米一饭,仅温饱尔足矣。诸子之农家曾有言曰:“倘若人人温饱,何以反也?”
遥想我中国建国之初,外有欧美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饥荒横行,饿殍遍地;易子而食,比比皆是;十室九空,哀鸿遍野;草皮树根,竞相食之。黎民处水火之中,生灵有涂炭之危。中国四万万人民,将以何食?幸天意不绝华夏,有袁隆平寻水稻杂交之法,亩产千斤。以此供我中国四万万同胞之温饱。拯救生灵无数,功德无量。奈何世事无常,其薨于今日,终年古稀又三七之岁,举国哀之。
呜呼!国之重器,先生千古!吾等自当奋发图强,已报先生之恩德。亦应知晓吾等所食粒粒皆来之不易,理应珍惜感恩。袁爷爷,一路走好!
【第2篇】袁隆平
我最崇拜的人——袁隆平
他,1930年生于北京,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我最崇拜的人。
袁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他解决了中国人民的饥饱问题。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爷爷是为了人民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袁隆平爷爷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似乎忘了自己是知识分子,在骄阳似火的夏日,袁爷爷弯着腰,在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里寻找着混杂在田里的雄性不育系。在烈日的暴晒下,袁爷爷头上渗出大颗大颗晶莹剔透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掉落在田里。
每当有人问袁爷爷,只是分子可以从多个方面领工资,为什么偏要种水稻呢?其实,他们不明白,袁爷爷的心里装着一个造福人类的理想。
袁爷爷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在物质上也毫不挥霍。有一次袁爷爷去国外领奖,可忘了带领带他去一家店里买领带,发现店里买的领带非常昂贵,他选来选去,最终在小摊上花100港元,买了一盒六条装的领带带上。袁爷爷说:“虽然很便宜,但质量不错,也蛮好看的嘛!”
袁爷爷,还是一个教育有方,喜欢孩子的人。有一次愿爷爷非常累,在家休息,正巧有几名记者来采访他,他婉言拒绝了,又过了一会儿,助手对爷爷说,门外有几名学生想要见他,袁爷爷亲自迎接,并回答了孩子们的疑问。
是啊,袁隆平就是这么一个平易近人,辛苦劳作,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一代伟人,我要为他点赞!
【第3篇】袁隆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有奢。”每每读到这首诗,总会让我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凭一己之力,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让国人由衷的敬佩。
我们中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上下5000年,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人。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袁隆平爷爷就是我最崇拜的人。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听不懂,到了现在才明白,原来袁隆平爷爷如此伟大。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吃的粗粮多,大米白面很少吃,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大米白面。如果天气不好收成不好的话,这一年能不挨饿就很不错了。”现在,我们天天吃大米白面还不想吃,随意扔掉浪费不懂得节约。我们太对不起袁爷爷了,对不起袁爷爷的科技成果,对不起袁爷爷辛勤汗水。之所以我们今天都能吃的好,都因为袁爷爷对科学的研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是很关键的。就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科学巨匠,一颗闪烁在天空中的巨星。
你生命的色彩是枫叶一般的火红,不是春光胜却似春光,便是霜天季节,依旧显得格外神采,你用生命拉着助人的车轮快跑,把坎坷的路踩平,把弯曲的大道拉直,你让我们见证了人间真善不灭,你用行动书写着真正的英雄,我最敬佩人永远在我心中!
【第4篇】袁隆平
仰望星空,群星璀璨,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格外耀眼,那就是“袁隆平星”。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与世长辞,享年91岁。
袁隆平是科学巨星、当代英雄。我们身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应当学习袁隆平精神和造福人类的英雄情结,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争做“平民英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他孜孜矻矻追求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另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保障国家和世界粮食安全,提升全球水稻产量,造福人类。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袁老弥留之际,仍然心心念念的,是试验田里的稻子。从三系法杂交水稻到两系法杂交水稻,到第三代杂交水稻,从水稻亩产突破700多公斤、800多公斤到1100多公斤、1500多公斤,袁隆平在潜心科研的道路上追梦不止,永不满足,不仅让中国人端牢了自己的饭碗,还让全球不少贫困地区的人摆脱了饥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袁隆平院士,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5篇】袁隆平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解放前,他曾亲眼看见过饿倒在路边的人。上中学时,他喜欢游泳,但是经常饿到游不动。他常听人们说,“再大的金元宝,也比不上两个馒头。”这些经历让他有了“强国必先强农”的认识,学农之后,他又逐渐认识到“强农必先强种。”于是,梦想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他以中国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了这个梦想,他奋斗了一生。1953年,他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一待就是十八年。袁爷爷一心扑在地里搞科研。但后来的政治运动,想安心搞科研也成了奢望。他的秧苗被人损坏过无数次,为了远离斗争,他到云南继续研究,连着七年春节没有回家。
在此期间,他先后做了三千多次杂交水稻试验,但都没有进展。直到1970年,才取得了突破。1973年杂交水稻试种成功。1975年全国大面积推广。二十多年的风吹日晒,三千多次试验,才换来了我们的温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说来奇怪,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但听到袁爷爷去世的消息后,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
“你怎么哭了?”“我也不知道,我看到有一位超人,他走了,戴着草帽,弯着腰……”
【第6篇】袁隆平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是我们值得崇拜的人。
可是就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有个悲痛的消息向我们传来,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湖南长沙逝世。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是没有优势的,可是倔强的袁隆平绝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错的,无数次的实验、也迎来了无数次失败,但都没有使他气馁。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在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杂交水稻情况非常不好,农民们都吃不上粮食,这是科学家袁隆平爷爷走了出来,费尽心思研究起来。每天都去种水稻的地方实地研究。为我们的杂交杂交水稻事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每一株水稻都是袁隆平爷爷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袁隆平爷爷一次一次的试验,终于研究出了,种出了水稻。中华民族人民也都吃上了粮食。袁隆平爷爷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人民都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可是,稻田里的水稻再也望不见这个为它们辛勤灌溉,盼望它们长大的人,而水稻们仰望着天空,在思念着这个伟大的人。
袁隆平爷爷造福了人民和全世界,如果没有袁隆平爷爷,我们就没有今天。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第7篇】袁隆平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深刻反映了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米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袁隆平爷爷研发的杂交水稻,给予一亿个人的生命。他是英雄,他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的成果,不是坐在开着空调,安着暖气的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的。而是他天天奔波在田间,长期实践观察得出的结果。在那时,国家以及全球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袁隆平爷爷正是目睹此时的状况,亲身经历了磨难,才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志。他不怕困难,试验了成千上万次的杂交水稻,用十年的时间研究杂交水稻,把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袁隆平爷爷搞科研,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坚持着,不会在别人的一两句不经意的话中放弃,而一无所获。
袁隆平爷爷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仁爱,——以天下苍生为已任,因为他的贡献,世界上可以多活几亿人。百善孝为先,他孝顺,孝顺父为小孝,而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他虽然没能尽他作为儿子对父亲的孝顺,但他“移孝作忠”,为救国难,而未能尽他的责任,有国才有家!顾大家,舍小家!
在袁隆平年轻任教时,因为推崇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森和李本森,被上级批评,竟以“否定社会主义科学,提倡资产阶级学术”为由受到批判。科学没有国界,也无阶级之分,只要为人类造福,就没有任何错误!
袁隆平代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他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