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三

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

来源:作文盒子 时间:2021-10-21 09:46

  【第1篇】袁隆平

  我们的祖国从古至今,饱受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愈挫愈勇,自强不息,在时代的激流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世界的福星,祖国的栋梁,人民的心目中的“活菩萨”。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吃饱肚子,摆脱饥饿,就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君王都拥有一个古老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吃饭成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古代历代君王绞尽脑汁也未能解决。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袁隆平爷爷曾说过:“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手握稻谷,于稻田中奔波,不惧夏日烈阳,秋日泥泞与冬日风雪。一生两梦,禾下能乘凉,水稻覆全球。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优的粮食,为解决全球人民的温饱呕心沥血。荣誉中不迷失,仍脚踏实地扎根稻田中。他是国士,更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斯人已去,只留遍地稻香绵绵,于我们记忆中回荡。

  您从泥土中来,循着让人远离饥饿的追求,用一生在大地上耕耘,将水稻的产量一次又一次刷新。面对失败,你从未选择放弃,你坚信爱,只要坚持必能到达光明的彼岸。你如神农一般与植物相伴,在大地上描绘梦想,在土壤中培育希望。你将身体贴近大地,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在那里,我们在禾下乘凉;在那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在那里没有饥饿,你回到了白云之间,带着名为希望的种子。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永远记得灯塔。国士无双,袁公不朽!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要知难而进。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第2篇】袁隆平

  从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到现在的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经过了近百年的奋斗,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不过我们不能忘记在硝烟中牺牲的英雄,更不能忘记在国家复兴的历程中,那些奋斗在和平年代,在各个领域为我们谋幸福的身影,袁隆平院士一就是我最崇拜的人!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1960年那场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亲眼目睹了严酷的现实,看到生活在挨饿中的人们,他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了旧社会时,人民备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受尽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现在已经到了新中国,一定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让人们不再挨饿、吃饱饭是头等大事!于是,他下定决心、努力钻研,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又经过八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终于经过不懈努力迎来了配制种子成功!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院士名声大震,他始终相信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的试验成功,杂交水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自1981年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年到1988年的短短四年时间内,又连续荣获了三个国际性科技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享誉全球,因为他的科研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他的科研成就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围绕全世界的大难题,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囗的温饱问题,大约相当于14亿人,让人们不再挨饿,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国士无双,值得人们的尊敬”!

  而在今年的5月22日,袁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当看到这一消息,举国上下都对袁隆平院士表达沉痛的哀思,十里长街含泪相送;袁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科学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农业科研技术做出杰出的贡献!

  袁爷爷,记得您曾经说过:“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放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努力实现您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牢记历史!铭记先烈和英雄们的光荣事迹!“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我们愿为美丽的中国梦贡献自已的力量!祝福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第3篇】袁隆平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就像春天里的第一滴甘露,他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世界万物;就像夏天里的第一缕凉风,他们默默地吹散我们的疲惫;就像秋天里的第一片落叶,他们永远在贡献着自己的生命;就像冬天里的第一缕阳光,他们站在背后,温暖着我们。

  他们,可以是很多人。他们,可以是大街上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可以是总是走在灾区第一线的志愿者,可以是为培育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也可以是坚持追梦的科学研究者。

  袁隆平,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他是个耿直的人。在那个人人搞“大跃进”

  的年代,众人皆醉,却唯他独醒。如同在深夜时分独自醒来,睥睨那灯红酒绿,纸醉灯谜,独摇头叹息。

  他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研究出高产粮食,让人类不再被饥饿折磨。小时候,他就很喜欢与大自然接触,喜欢大树,喜欢花朵,喜欢小草。如他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抱着满怀对大自然的热情工作。

  他对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远远地超过了他对个人荣誉的追求,也许,他也心存愧疚,但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让他无暇顾及他私人的情感及亲人。

  我认为,一帆风顺这个词语是不应该出现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的身上。袁隆平也不例外。女友的离去,曾让耿直的他心里滴血。这让他感到彷徨,让他思索他一直信奉的人生规则是不是不对呢。但是,随即而来的饥荒,却让他坚定了他的梦想。在与领导聊天时,他提起了一句诗来形容他的心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漫步。”——毛泽东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居里夫人的这句话像一条芝麻开门的谜语般,令我顿然醒悟。提炼镭这样在旁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工作却在居里夫人眼中是迷人的呢,那么袁隆平是不是也一样呢?

  虚词假意如同人鱼滚落的泪珠,始终会化为泡沫,即使刻骨铭心,却总该是虚幻的。与其看着泡沫散去,不如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

  蜘蛛夜复一夜坚持地织网,直到逝去;飞蛾日复一日地飞向烛火;蚯蚓蜷曲着身躯天天为花草松土……他们坚持着,行动着,一百次的失败只是为了一次成功。

  但是,在学校中,我却看到了很多的人逃课,打架,去网吧……他们只是在任性地挥霍着短暂的青春而已。人生苦短,我们不求名垂青史,但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有价值一些呢?

  固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的人,但人类更加需要那些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的梦想家,他们不为名利,只为了造福人类。

  【第4篇】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

  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脑海一片空白,有些难以置信,因为3月份还看到他在海南基地工作的新闻,没想到不幸来得这么突然。作为一名农学人,我心中十分难过,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位慈祥的老者,手中抓着一把稻穗,仔细端详的画面。这位一直为我们吃饱饭而操碎了心的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计算机里种不出水稻,也种不出小麦,青年科技人员要不怕吃苦,走进实践中去”

  回想当年,曾有幸与袁老有过一面之缘。2014年11月17日,是我永远铭记的日子。当时,我正在河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当天袁隆平院士应邀来到学校给全校师生作“超级杂交稻育种进展”学术报告。千人报告厅座无虚席,我也有幸聆听了袁老的报告,他的报告令我受益终生。袁老用朴实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杂交水稻研发的重要性和当前杂交水稻取得的研究成果,讲到精彩之处,报告厅里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袁隆平和河南农业大学的师生在一起蒋道胜摄

  在报告结束后的自由提问阶段,当有人问袁老“对河南年轻学子和老师有何建议”的问题时,袁老说:“计算机里种不出水稻,也种不出小麦,青年科技人员要不怕吃苦,走进实践中去。”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衷心的提醒,让我们年轻学子醍醐灌顶。没错,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报告会上袁老表示可以在河南农业大学招收研究生,很多人都想拜其门下。后来才得知袁老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能不能下稻田?不能下田我不带。”袁老对科学、对事业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使我深深折服。他的成就震古烁今,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在为自己的杂交水稻“禾下乘凉梦”努力拼搏。

  袁老在河南农业大学期间,引发了一股“追星”潮,至今我的手机中依然保留着那张珍贵的“追星”合影。袁老被学校师生簇拥着,与学生们交流,鼓励大家要奋斗、要努力学习、要为学校争光。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作为一个从小吃大米饭长大的农学人,我对袁老的感激和敬佩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袁隆平两次到访光山县实地考察杂交水稻种植情况

  我的老家——河南省光山县,是一个主要种植水稻的豫南县城。袁隆平院士曾两次到访光山县,实地考察杂交水稻种植情况。记得小时候,家里主要种植的水稻是常规籼型水稻品种“八四矮63”,亩产只有400公斤左右,而袁老在光山县实施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地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910.6公斤,创造了河南省水稻产量的新高。数字的翻倍代表的是农民收入的翻倍,现在超级杂交水稻已经在光山县大面积推广。这也是袁老毕生所追求的:让更多的人吃上米饭,永远不再饿肚子。

  前两天,父亲打过来电话说:“今年的水稻秧苗已经插完了,听买种子的说今年的杂交稻每亩能达到900公斤呢,比去年还高。”言语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或许还不知道,这个给他带来喜悦源泉的老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今,“禾下乘凉梦”已近在咫尺,“全球杂交梦”正逐步实现。前路有梦无憾,袁老一路走好。我也会以一个农学人的身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未来像袁老一样,为实施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第5篇】袁隆平

  冬天,袁隆平又去了海南,和自己的团队在南繁基地一呆就是3个多月。

  他已经89岁,身体大不如前。

  数十年如一日候鸟般奔忙的背后,是这位老科学家对梦想的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不让老百姓挨饿”——携初心“追着太阳”

  袁隆平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重庆求学时,经历了大轰炸,他感到,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袁隆平立誓。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

  10多个省区市的科研人员聚集到海南,他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又在农场支起了小黑板,给全国各地科研工作者讲课。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攻关大会战打响。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育种研究。他回忆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奋斗不息:从“吃饱饭”到“吃得好”“更健康”

  “我希望青年科学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2018年11月22日,在接受未来科学大奖组委会颁发的奖杯时,袁隆平表达期望。

  这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奋斗目标。尽管目前杂交水稻已经取得每公顷产量18吨的成就,但袁隆平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还要朝着每公顷19吨、20吨的目标奋斗。目前,他正在攻关的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工具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通过审定,进行大面积推广,并逐步替代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

  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袁隆平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由他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目标转变。2017年参与“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30多个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8年9月,中国农学会、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对袁隆平领衔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多点生态试验进行了综合评议。结果显示,“低镉稻”稻米镉含量在每公斤0.07毫克以下,低于每公斤0.2毫克的国家标准和每公斤0.4毫克的国际标准。这表明,“低镉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表现都较为稳定,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稻技术贡献人类

  “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几回大风浪”,这是湖南人常说的歇后语。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笑言:“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袁隆平写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目前已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因“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一带一路”倡议,为帮扶沿线国家提高粮食生产提供强大助力。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了超过700万公顷的杂交水稻。

  “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我知道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当我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时,‘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各种名目的科学大奖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袁隆平说。

  【第6篇】袁隆平

  晚上小柠檬想去吃饺子,于是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小店,这家小店看起来非常的干净,小柠檬要了香菇馅的饺子,我们准备吃的时候,她忽然自己开始背起了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连忙问她:“是谁教你的?老师吗?”她笑了笑:“妈妈,袁隆平爷爷。”她竟然说起了袁隆平爷爷,我说:“哦,你知道袁隆平爷爷?”她点了点头说:“对,没有袁隆平爷爷,我们就没有饭吃。”在袁隆平爷爷离去的那一天,第一时间我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然后幼儿园的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我们全园的小朋友全都知道袁隆平爷爷,各班又开展了缅怀袁隆平爷爷的活动,老师们也给小朋友们讲了袁隆平爷爷的伟大成就,看来这个小小的小柠檬,她就知道没有袁隆平爷爷,很多人都吃不上饭,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我们的年轻一代他们有的专门坐车去悼念袁隆平爷爷,更有很多人追着爷爷的灵车久久不愿意离去。我们最年轻的这一代人,他们都知道什么才是我们心中最重要的英雄,他们也知道我们应该崇拜什么样的人?袁隆平爷爷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杂交水稻,直到他最后的时间还在做研究,可以说他毕生的心血没有白费,就在前两天,我们依然看到很多人在给爷爷送鲜花,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给爷爷送鲜花,是的,虽然袁隆平爷爷走了,但是他会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袁隆平爷爷去世了,但是他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会继承他的这个愿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袁隆平爷爷通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研究,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他让我们中国人再也不用害怕挨饥受饿,他让世界上的很多人民看到了希望,因为当初有太多太多的人吃不上饭,袁隆平爷爷,他是让世界人民都必须感激的人。

  小柠檬还不到三岁,他都知道袁隆平爷爷,我想许多比她大的多的孩子会更记得袁隆平爷爷,我想所有的教育者、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必须让自己的孩子永远记得袁隆平爷爷。很让人高兴的是,袁隆平爷爷早已经被写入了我们高中学生用的教材里,我想这样的话,让我们一代一代的孩子们就永远能感受到袁隆平爷爷的伟大。

  现在还记得当有人听到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时候失声痛哭的画面,因为他们知道爷爷的离去,对我们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对世界人民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损失,但是我觉得爷爷在另一个世界一定也会过得很好,因为他的梦想有人继承,他的愿望有人为之努力。

  柠檬宝贝,我希望你永远永远记得袁隆平爷爷!

  【第7篇】袁隆平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

  就像春天里的第一滴甘露,他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世界万物;就像夏天里的第一缕凉风,他们默默地吹散我们的疲惫;就像秋天里的第一片落叶,他们永远在贡献着自己的生命;就像冬天里的第一缕阳光,他们站在背后,温暖着我们。

  他们,可以是很多人。他们,可以是大街上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可以是总是走在灾区第一线的志愿者,可以是为培育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也可以是坚持追梦的科学研究者。

  袁隆平,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他是个耿直的人。在那个人人搞“大跃进”

  的年代,众人皆醉,却唯他独醒。如同在深夜时分独自醒来,睥睨那灯红酒绿,纸醉灯谜,独摇头叹息。

  他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研究出高产粮食,让人类不再被饥饿折磨。小时候,他就很喜欢与大自然接触,喜欢大树,喜欢花朵,喜欢小草。如他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抱着满怀对大自然的热情工作。

  他对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远远地超过了他对个人荣誉的追求,也许,他也心存愧疚,但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让他无暇顾及他私人的情感及亲人。

  我认为,一帆风顺这个词语是不应该出现在任何一个成功的人的身上。袁隆平也不例外。女友的离去,曾让耿直的他心里滴血。这让他感到彷徨,让他思索他一直信奉的人生规则是不是不对呢。但是,随即而来的饥荒,却让他坚定了他的梦想。在与领导聊天时,他提起了一句诗来形容他的心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漫步。”——毛泽东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居里夫人的这句话像一条芝麻开门的谜语般,令我顿然醒悟。提炼镭这样在旁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工作却在居里夫人眼中是迷人的呢,那么袁隆平是不是也一样呢?

  虚词假意如同人鱼滚落的泪珠,始终会化为泡沫,即使刻骨铭心,却总该是虚幻的。与其看着泡沫散去,不如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

  蜘蛛夜复一夜坚持地织网,直到逝去;飞蛾日复一日地飞向烛火;蚯蚓蜷曲着身躯天天为花草松土……他们坚持着,行动着,一百次的失败只是为了一次成功。

  但是,在学校中,我却看到了很多的人逃课,打架,去网吧……他们只是在任性地挥霍着短暂的青春而已。人生苦短,我们不求名垂青史,但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有价值一些呢?

  固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的人,但人类更加需要那些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的梦想家,他们不为名利,只为了造福人类。

  【第8篇】袁隆平

  他执着追求,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卓越贡献。他就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电影《袁隆平》通过再现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袁隆平,为了实现绿色的梦,为了科学上的突破,为了解决饥荒的恐惧。他埋头苦干,不畏艰辛。他坚定、执着、饱含着激情,他立志要让载着生命根源的种子,长出累累的稻穗,养活一双双饥饿的眼眸。天道酬勤,穿越过50多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50多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来。他对科学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是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什么外界威胁下都不会变质的,因为他的一生在为科学研究而歌,为他的事业而唱。

  袁隆平够执着,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他的执着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执着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执着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他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而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来的。他顶着烈日酷暑,不分黑白昼夜,从一般杂交稻研究到超级杂交稻研究,一步一步向科学高峰攀登,为的是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粮食,最终取得了成功,创造了震惊中外的当代神话。有多少人能像袁隆平那样能甘于寂寞、吃苦耐劳、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呢?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袁隆平最后获得成功。支持他如此执着的是其心中牢牢坚持的“为民谋食,使人类不再忍受饥饿煎熬”的精神。

  现今,他已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伟大科学家,各种荣誉数不胜数,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并没有就此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他仍然是一身布衣、一顶草帽、一双高高挽起的裤腿、一副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庞,穿梭于乡村原野,守候在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奋斗终身”的诺言。这就是袁隆平,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袁隆平。我们观看这部影片,就是要以袁隆平的行为为楷模,以他的精神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斗一生。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