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家乡的春节
按照我的家乡的习俗,春节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家家户户也会在这几天里尽量的吧需要的食材准备好,开始做食物。
在这期间,我们老家人最重视的食物就是茶果。它虽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爱,也不如那些可以调制出来的糕点好瞧,但却有一股浓浓的情谊包含在里面。
它长得千奇百怪,有平凡丑陋,但在我的老家确堪称美味点心这一代号,它的香味,让人闻了食欲就会活生生的被调起来。不过,在重大的.节日,茶果可就不能再这么相貌平庸的上台了。人们多数会将他们从锅里烧好,拿出来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类的白瓷盘里,然后再在他们的周边点缀一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果子,切成小块小块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盘子里。这样一来,这茶果不仅色味双美,还微微透着别具一格的风情。
孩子们准备回家过年,第一件大事儿就是帮人家捣面团儿。那白溜溜的面团儿家搅在手里,总是怪好玩儿的。而激昂面团揉好之后,便将面团儿交给长辈们,让他们做东西给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买些小玩意儿,然后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现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护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们新年还没过便糟蹋的不成样了。
等到出席来了,便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门贴红对联,在大街小巷贺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不管是谁都精神抖擞的。
当然,春节那日来时,就截然不同了大伙儿聚子一个大堂里,聊天、喝酒、看表演、耍戏子样样都有。原本分在四处的桌子此时也拼成几个大桌子,每个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鲜玩意儿,以及自家儿女在外地带回来的小食,特别热闹。晚上,大伙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赏景聊天;小孩子们则在则在一旁地安置等、财迷,玩躲猫猫。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声,老家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做作业,大人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平常,可喜气却还荡漾在空中挥之不去。
【第2篇】家乡的春节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相信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送灶君爷爷上西天。腊月二十八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炸“油角”,做“煎堆”……
除夕,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内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年画,挂上了新日历,房间换上了新洗的床单、蚊帐。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除夕夜家家灯火辉煌。在外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夜幕降临时,全家人便团团围坐在桌前吃饭,大家举杯互祝,有说有笑。吃完饭后就要守岁了,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一到子时,鞭炮声雷鸣般响起来……就这样,除夕夜噼啪噼啦的来,又噼啪噼啦的去了。
正月初一,也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洗头,扫地。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们压岁钱。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般涌上球场看打篮球比赛。球员们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他们的娴熟技艺。人们围在一边观看,不停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元宵上市,春节的最后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热闹非凡,敲锣打鼓。全天节目不停,“舞狮猫”“轰狮子"“炸狮子”“放鞭炮”……精彩极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在逛街,有的在观看。到了晚上,还有歌舞表演、放烟花等活动。最主要的,这一天还必须吃“元宵”,它代表圆圆满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啊!
正月十六,人们要在傍晚杀鸡拜神,春节在这天正式结束,一切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第3篇】家乡的春节
1月25号春节来啦我们一家回了老家,但是回老家的路非常难,因为这是春节坐火车票难抢走高速路堵车,不过我们还是抢到了票,光去高铁的路上都特别特别堵,哦,我们是提前半个小时出发的。
到了地铁的地方我们买了一些泡面开始吃了起来,吃完啦还有三分钟就要检票啦我们扔了一下垃圾就过去检票了,我们做了几个小时的高铁,到了我老家的那一站我们拦了一辆出租车,看了十几分钟到了我们的房子了这附近几乎都是农田而且房子也很多几乎都是两层的还有三层的在老家里里我们有两个房子第一个里面是三层的。第一层摆着家具然后小房间里就睡觉的床了,第二层晒着被子但是空荡荡的,第三层就是个小阁楼但是被封上了第二个房子是两层的上下都可以住人旁边还有个车库是给拖拉机用的,我在村子里,我在我哥一个朋友家找到了他我妹也在那他们还不知道我们来啦,发现我们觉得特别惊喜,我们仨就高高兴兴的一起玩了。到那的时候也中午了我哥就领着我回家吃饭,春节的饭很丰盛桌子上有鱼有猪排也有鸡翅还有汤圆菜很多很多我们吃完就跟我哥,还有我妹一起玩了,而且我舅妈和我舅舅也参入其中还有我哥的朋友我们玩的是躲猫猫,我来抓数完30秒我在背后一转身我直接发现我妹原来她俩学之前我那一样套路抓捕方,我又在房间找到了我哥又在柜子里找到了我哥的朋友在我哥朋友的家里,又找到了我舅和舅妈就这样,我们又玩了好几局,又玩啦4局,警察抓小偷,又玩了好几局老鹰抓小鸡就晚上了我们拿着手电筒在外面逛逛完了也八九点我们都睡觉了。
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售票员难道不回家吗?
【第4篇】家乡的春节
按照河南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下旬就开始了。
一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鸡、鸭、鱼、肉……超市和菜市场里的东西一扫而空,不管是男、女、老、少、基本上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很多东西,大人们准备过年时的吃的,我们小孩可不能就这样,什么也不买,当然小孩儿也要买一些花炮来放,买糖果来吃,如果是男孩子,还要买一些玩具比如说手枪,小汽车和弹弓。
腊月23过小年,在这天我们要吃麻糖,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麻糖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又细又长,听大人们说吃麻糖,是为了祭灶王,用糖黏住灶王的嘴,他就不会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告我们所做的坏事了。
过了二十三我们就更忙了,因为二十四这天要扫房子,我们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让家里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二十五磨豆腐,不过这都是很早以前了,应该是爷爷奶奶年轻那时吧,家家都在石磨前排队磨豆腐,现在我们在村里在街上都能买到了,不过应该不是石磨磨的了。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贴花花(就是贴对联了)。
一眨眼,春节就来了!今天是大年三十,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到处都是年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上也挂上了红红的灯笼,在这一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天晚上吃过饭之后,长辈们给小孩儿发红包,不过这红包必须放在枕头底下睡一夜。
大年初一的早上,男人们一早起来,挨家挨户的磕头拜年,而女人们在家里接待客人,接待完客人之后,我们要吃饭了,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当然,这不是普通的饺子,而是里面包了硬币的饺子,谁吃到谁有福。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来了,这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在这天,人们要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生活甜蜜。
唉!时间过的真快呀!转眼间春节就结束了,大人们该该上班的上班,小孩子们该上学的也上学去了。
【第5篇】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中牟,这儿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二十三那天就开始了。
腊月23是小年,这天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在江里,这天晚上家家都会祭灶王,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都会放起鞭炮,鞭炮的声音震耳欲聋。人们伴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指向焚化,就代表着把灶王送上天,在小年这天街上还有很多卖灶糖的,因为家家户户都会吃枣汤。按旧日的说法,用糖黏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给玉帝说家中的坏事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家就变得更忙了,春节马上就到了,在除夕以前,家家一定要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必准备好够吃一个星期的吃食。
眨眼间,除夕就到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菜,街上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所有人都穿起新衣,门上贴了红红的对联,有的也会在屋内贴倒福,老一辈的都说是伏道的意思,并且这天所有人都要赶回家来,除非万不得已。一家人围成一桌吃团圆饭,分享自己在一年中的趣事,吃完饭之后,一家人有说有笑的看春节联欢晚会,而且没有会睡得很早,都要守岁。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小孩子们开始给长辈们说一些祝福的话,与长辈就会给他们红包,这无疑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了,接着大人们会去亲戚家拜年,而小孩子们就去买炮,摔炮,火炮等非常多的种类,到了下午,大人们就赶着开始包饺子,包完饺子叫赶快下锅因为这时天已经快黑了。
从初二到初六,这几天就是小孩子的天堂这几天只要是个广场,就会有游玩的地方,小孩子们就会吵着要去。
元宵到了春节最后一个热闹的时候,元宵这天明月当空,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但有句老话说15的月亮16圆,所以有人会在15这天吃饺子,16吃汤圆儿。
过完元宵,人们的生活就走上正轨了,大人们各忙各的,而小孩子就该开学了,人人都非常开心,这就是中牟的春节,我家乡的春节。
【第6篇】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而且过的分外热闹。
腊八这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粥里边有各种的米豆,还有花生,核桃仁,葡萄干等,等把粥熬成粘稠状就可以喝了,再放进去些白糖,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家都在着急忙慌的准备年货,所以在街上会看见很多车,而且每家店铺都挤满了人,脸上带着新年到了,很开心的笑容,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吃灶糖,说是在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王。
腊月二十三过后,眨眼间就到了除夕,除夕大家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年画,大扫除等除夕一大早,妈妈就把厨房翻了个遍,在每个边边角角都擦了一遍后,我们就赶回了老家。奶奶正在盘饺子的线,然后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午饭后大家就都开始贴起了对联,又到了晚上,个个家里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晚饭边看春晚,春晚看完了,家家的小孩儿都在门外玩,玩到很晚很晚。
尽管除夕晚上大家睡得很晚,但初一仍然起的很早,因为今天是要去拜年的。大家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去,所以显得非常热闹,小孩子们似乎也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可以收到来自各位叔叔婶婶或其他亲戚给的压岁钱,孩子们拿着大红包在街上到处跑,似乎在炫耀自己收了多少的压岁钱。
初一过后,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来了,是元宵节大街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灯笼,挂满了彩灯,到处悬灯结彩,接上人山人海,吵吵闹闹,还有许多小孩子,手上都提着灯笼,各式各样新奇而美丽,元宵节家家都要吃元宵,元宵里有芝麻馅儿的花生,馅儿的,外面又又软又糯的糯米粉包起来,小孩子,大孩子都特别爱吃。
到了正月十七,春节就结束了,大人们去上班,孩子们去上学,又恢复了平常的宁静,家乡的春节总是这么热闹!
【第7篇】家乡的春节
在家乡,年味一般在临,过年的几个集就蔓延开来了。有头脑的人家在腊月的第一个集市中就开始准备东西了。因为在年进的两个集,东西会特别的贵。
临近过年时,还要炸肉丸,炸面,炸鸡,炸茄盒,炸藕,肉丸,面丸,鸡丸自不用说。
孩子们,特别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总喜欢买些小泡玩,有摔炮擦炮之类的,我们都喜欢这些玩意,在家乡小涛对于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23过小年,年味慢慢浓了起来,当天还有几家电视台直播(小年夜联欢晚会)过了23人们更忙,人们要把各种过年用的东西准备充足,因为店铺过年是要关门的
腊月二十七是农历最后一个集市,也称年级去赶年集,千万不要开车,因为那里太挤了,开车比走路都要慢,因此走路去赶集是最聪明的做法,大街上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有卖对联的,有卖年画的,还有卖鞭炮的吵杂的声音,仿佛永远不会断绝年级到傍晚才算全部散掉
除夕真热闹家家的窗户都漂着酒肉的香味,人们都穿上了新衣,门外都是贴上红火的对联,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震耳欲聋,一家团圆喜庆热闹,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店铺没有开门,营业门前都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镇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比起除夕初一冷
多数店铺在正月初二开张,不过并不忙,在双墩逢集的日子是每个阴历年的初二,初77,22,27,不过正月初二不逢集,初期就算逢集也并没有几个人
正月十二临近元宵节又是一个集市日,这个即可以与年级比美,上午九点钟左右,大街上已经人山人海了,人们这几天都闲着没事干,所以都领着一家老小赶集,放眼望去,大街上全是人,接着两边白起了铺子卖各种玩意,有卖蜡烛的形态各异,颜色颜料价钱也不一样,有卖灯笼的红红火火的,如同一颗颗初升的朝阳绽放在大街上,还有两元超市,价格实惠质量第一
过了元宵,娘味儿渐渐的淡了,学生们又去上学,大人们又去工作,和往常一样
【第8篇】家乡的春节
提到春节,哪个中国人不是暗暗的咽下口水呢为什么呢?因为春节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而且十分热闹。
按照河南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出旬就要开始了,俗话说腊月初八,冻死寒鸦这句话是真的,在这一天,人们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传说,腊八粥是一个和尚在少林寺中把五谷杂粮放入锅中熬了好长时间,最后忘记了关火,做成的,所以人们就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叫做腊八节,泡腊八蒜也很简单,找来大量的蒜,剥去了皮,放入罐子中,然后再找来大量的米醋,密封好,不能透气,泡上个几个月让大蒜吸收米醋的精华,让大巴蒜泡到全身,跟翡翠一样绿,才可以称之为正宗的腊八蒜。
腊月23这一天在这一天,我们称之他为小年,在这一天,我们需要来买灶糖用来祭灶王来感谢她一年的辛苦。
除夕这天,按照习俗,我们要把春联贴在门前,把明天过年准备的饭准备一下,把豆腐切一下,把肉条切成条,放入锅中油炸,金黄。把红薯外皮去掉,放入锅中煮一下,使他软烂,然后和成和面一样揉成团放入锅中油炸,油炸丸放入碗中放点糖,就成了红薯丸,甜甜蜜蜜的很好吃,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那里,看着春晚,美极了
俗话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眨眼春节就来临了,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叔叔和大伯来到爷爷家里,到县里买点凉菜卤肉,去送饺子,然后给压岁钱,然后中午一起吃饭,拜年。自己做一点儿年菜,种类就非常多了,有水里游的,地上走的,有肉有菜,什么都有我最喜欢的就是肉饺子,用上等的猪肉来包才是最好吃的,把猪肉做成细细的馅儿,把葱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放入出肉中再切,用面皮包起来煮1煮让它在水里跳舞,做好的饺子,咬起来都会爆浆的。
这就是我的老家,河南的春节,欢迎来到河南,我长大的地方。
【第9篇】家乡的春节
一年当中,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呢?没错,我认为的是“春节”。有一句话叫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春节风俗,我来说一说我故乡的春节风俗吧!
我们家乡是在冬至有“冬至到,吃水饺”这一说,冬至过后接着在腊八儿这天还会熬浓稠香甜的腊八粥,过后在腊月二十三(小年)晚上还会祭祀拜佛,我们地区是按照火烧儿来祭祀,每次在这之前,家人们都会买好多黄色的烧纸,在过年那天还会守岁,看春晚,放烟花-----烟花一放,原本黑暗夜空都轰轰得照亮了起来,变成了烟花的海洋!想想都意犹未尽......
令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上山祭祀了。每次跟老家的朋友们上山的时候都会听他们讲故乡发生有趣的事,我也会和他们讲述我在自己的学校发生的趣事,虽然山的道路上没灯非常黑,甚至有点吓人,但是跟朋友家人们一起走夜路反倒觉得这件事变得温馨了起来......
上去之后就立马变得热闹了,那里人很多,摩肩接踵,稍不留神就会被挤走,在一个大堂门口有一个香炉,专门给带香的人用的,有的人还带了一两个比人还高跟手腕一样粗的香,直接在烧纸的里边点着,插在香炉里,还有有一个很大的场地,是放鞭炮的,但是放鞭炮的方式有所不同,是直接把鞭炮扔进去,扔进去的鞭炮没有50.60米长也有30.40米,都是超级大炮,我就拿着纸在香炉旁边的一个烧纸炉双膝跪地烧着纸。
烧完之后也就下山了,下山的途中,我抬头望着天上闪烁耀眼的星星,看着天上的月亮,洁白朦胧,柔和清澈......
一年就在这一刻结束了,在有烟花爆竹的声音下,在繁星烁烁的夜空下过去了,夜空加上了颓然而殒的烟花做点缀,变得更加美丽,绚烂无比,我们也就在这个环境下,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10篇】家乡的春节
春节踏着腊月的钟声,噼里啪啦地走入了我的家乡。我们家乡的春节十分热闹,照我们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
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头等大事是要熬腊八粥的。这个时候,阿婆大婶们各显其能,交流着熬粥的经验。家乡的腊八粥主要是用各种米,各种豆,通通闷进大锅里,熬上个一天半天的。还没等熬好,香气就从锅中迫不及待地冲了出来,飘入每个人的鼻腔中,激活了我们的味蕾。所以,每当粥开之时,我们都会围在大锅边。挖上满满一碗,迫不及待地放入嘴中。顿时,嘴中充满了香气,感觉幸福极了。
过了腊八节,我们就要打扫家,贴春联,贴年画,还要买新衣,做一大盆一大盆的年糕等。正月初一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穿新衣,拜年,收爷爷奶奶阿婆大婶们的压岁钱。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玩起来了,拿着压岁钱去买一大堆的鞭炮,小玩意。跑到街上去放。拿着跟爷爷们要的香,把鞭炮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用香点上。然后赶快跑远远的,捂着耳朵。“碰――”的一声鞭炮响了,我们兴奋极了。有时候我们把鞭炮围成一圈,用香在中间一点,然后跑的远远的。看着鞭炮们炸开了花我们的心也乐开了花。
正月二十日招远大秧歌。街上一大早就开始敲锣打鼓了,往窗外一看,呵!外面这么热闹,各种各样的人物从窗外走过。有猪八戒背媳妇、有骑着小毛驴的、有坐着小船的。还有孙悟空,他手拿一根如意金箍棒,穿着一条虎皮裙,冲在前面。后面紧跟着猪八戒,猪八戒提着一根钉耙。沙僧扛着行李,和着唐僧,一起向前走着。街上人头攒动,热闹极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各种各样的花灯应有尽有。有塑料的花灯、有琉璃的花灯、还有牛角做的花灯。有的印着西游记、有的印着三国演义、还有的印着水浒传。
过完十五,春节基本上就完了。这么热闹春节,谁不巴着过呢?家乡的春节,是那么的热闹、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欢乐。
【第11篇】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无论大人、小孩最盼望的节日。放下一年的忙碌,全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到处充满喜庆的气氛。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的老家山东潍坊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大年三十午饭后家家户户开始打浆糊、贴春联,而在我的老家除了春联,家家户户门楣、窗框上面还都贴一些红红的剪纸,随风飘舞,就像庆祝丰收的欢乐秧歌。我问爸爸为什么这里要贴剪纸,在郑州窗花剪纸不都是贴在玻璃上的吗?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可是咱们山东,尤其是咱们沂蒙地区特有的传统,这个不叫剪纸,也不叫窗花,它的名字叫罗门钱,一套五张,按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红、五蓝或紫的顺序排列,五张花纹相同,一般贴在偏房,而正房门楣贴五张全红色,罗门钱是飘扬在门楣窗框上的欢乐和祥和,不论家庭条件如何,罗门钱一贴就给这个节日添加了浓浓的喜庆。后来大家日子越过越好,门楣窗框都统一贴清一色大红色的罗门钱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代在变,但只要过年,贴罗门钱的习俗没有变。那火红的罗门钱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一身的喜庆,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口上的。现在的罗门钱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最受欢迎的就是刻吉祥字的罗门钱,比如恭喜发财、人财两旺、年年有余等,无论你的家门是豪华还是俭朴,只要贴上了罗门钱,喜庆的气息立马就有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美好愿望都能实现。”
通过爸爸眉飞色舞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小时候跟在爷爷身后贴春联、罗门钱,盼望新年钟声敲响时的兴奋和喜悦。没想到一张小小的罗门钱都有这么多的故事和讲究。这些有趣的习俗值得我们这些小学生去传承,现在我们的科技正在飞速地进步,可许多传统文化也在悄无声息的流失着。从今往后,我要细心观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及风俗,祖国的传统文化如此多彩,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