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形形色色的人
这次的疫情把所有的人都困在了家里。困在家里的人就会发生许多的变化,我们家变化最大的要数我爸爸啦!
“哈哈哈”这惊天动地的笑声是谁的?仔细一听,原来是我那爱看电视的“木头人”爸爸。我这爸爸呀,为了看电视,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只要一有人跟他抢电视,他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把遥控器从你的手中抢过来。
吃过晚饭,爸爸在一楼看电视,看的叫一个爽:坐在沙发上,一只手嗑瓜子,一只手吃薯片,还时不时的哈哈大笑!十点钟的钟声已经敲响,妈妈警告爸爸别再看了,待会马上就上来睡觉!爸爸哪听啊?12点钟我起床上厕所,忽然听见客厅发来一阵阵的“嗡嗡”声。我拿起了房间里的扫把,举过头顶,小心翼翼的向客厅走去。这时我在客厅的沙发上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透过月光仔细一看,原来是在看电视的爸爸呀!“天呐,你怎么还不睡觉啊?这都几点了?你还在看电视,你要把我吓死啊!我还以为是家里进贼了呢!”我凑近一看,爸爸眼睛上的黑眼圈足够和动物园的熊猫媲美了。“今天这事千万别告诉你妈,要是他知道了,非打死你不可。”我静悄悄的打开了妈妈房间的房门,发现妈妈睡的可香了,时不时还有一两个呼噜。爸爸如同一只小猫咪惦着脚走到了窗边,盖上被子。妈妈忽然翻了个身,爸爸警惕的摆出一副熟睡的样子,这才蒙混过关。我心想:“爸爸,这以后得怎么办呀?”
第二天,太阳公公准时到达,而这时的爸爸又在看电视了。我无奈的摇了摇头。而妈妈正在厨房操劳着今天中午的午饭。午饭做好了,香喷喷看着就非常有食欲。“爸爸、爸爸,吃饭了!”我大声的叫着,站在一楼看电视的爸爸,可是过了许久都没有人回应。饭菜都已经凉了,我们吃午饭还正纳闷怎么回事。下楼一看,妈妈气得火冒三丈:原来爸爸正一丝不苟地看着电视呢!“这下完了,妈妈这念经,爸爸肯定又要脱一层皮了。”我心想。开始了“罗小斌,刚刚女儿叫你吃饭,你没听见吗?尽在那里看电视,电视能吃吗?之前你不睡觉我忍了,如今你又不吃饭,本来今天卤的鸡爪都是你最爱吃的,可你过着看电视,被我们俩都吃完了,看你怎么吃!”这时的爸爸似乎一点也不惊讶,闭着眼睛,摇着头,不紧不慢地说:“吃完了就吃完了呗,大惊小怪干什么?”妈妈听完爸爸这番话,气的直接上楼去了。儿爸爸继续坐下来看电视。而我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悄悄的把爸爸身旁的遥控器夺了过来,迅速按下关机键,扔下遥控,躲进了自己的房间,这时的爸爸还没有反应过来电视已经被关掉了。你是没有看到他当时的表情,如果你看到了准会哈哈大笑。
这就是疫情期间,我爱看电视的“木头人”爸爸。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让我的爸爸恢复原样
【第2篇】形形色色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妈妈,每个妈妈都与众不同。不过,妈妈们恐怕都有一种通病——唠叨,我的妈妈恐怕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妈妈长得很漂亮,大概是一米六五左右,身材匀称。她有一头中短发,瘦瘦的脸蛋儿,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给人一种很温和的感觉。她笑起来的时候尤其好看,像一个温柔的大姐姐。但是,在这漂亮的外表下,却有一张尖酸刻薄的嘴。
早上,我习惯赖床。床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既温暖舒适,又是我做白日梦的最佳地点,这世上绝对没有什么地方能与之相提并论。我正舒舒服服地遨游梦乡时,突然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我不予理会,随后,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见我还在熟睡,立马掀开被子,打开窗帘,把我叫醒。她吼道:“黄可可,太阳晒屁股了,赶快起来,再不起就迟到了!早上老师到底讲不讲课呀?你起来那么慢,要用多长时间呢?老师讲课你听不到,可不行,会落后的。"就算我不睁眼去瞧,如此熟悉的台词,如此凌厉的风格,只可能是唠叨女王——我妈。
妈妈叉腰怒斥我的懒惰,爸爸笑嘻嘻地站在她身后看我笑话。妈妈叽里呱啦说个不停,我对爸爸使了个眼色。快打断她,你来还是我来?可爸爸丝毫不为所动,等着看我如何处置。我想找机会转移话题,可要想在妈妈说话时插嘴,可谓是“插话”难,难于上青天。没办法,只好乖乖起床。本以为有妈妈天天唠叨就够了,结果弟弟不知怎的也学会了这个本领,天天装模作样对我说:“姐姐要交作业,要上课。”真是气得我浑身不舒服。
偶尔,妈妈那不断重复的唠叨还是有作用的。记得有一次,我为了看电视,匆匆忙忙地赶完了作业。我没有仔细琢磨,就草草了事,写完了作业。恰好,那时书桌没有收拾。课本啊,练习册啊,作业本啊,都混在了一起。我写完了作业,拍了照,便冲出书房,看电视去了。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又唠叨起来了:“哎呀,你怎么又在看电视了?作业写完了吗?今天有练习册哈。小达人和练习册要好好写字,要成为优秀作业。作业有没有错呀?还有拍照的时候……"对于这天天重复的话语,我已经倒背如流了。于是我便接着她的话说下去:“不能背光,也不能太亮,还要好好收拾书桌,是吧?"妈妈白了我一眼,催促我赶快收桌子去。我正在收拾,妈妈却又喋喋不休地絮絮叨叨了。我无奈地一个一个检查作业,又放回原位。突然,我感觉我好像还少提交了一个作业。呀,原来是练习册被打回了。我心中暗道,幸好妈妈提醒了我,不然就惨了。我的小心眼儿里,似乎有一种暖流在涌动,难道唠叨的妈妈用她的恒心,促使我进步了?
妈妈唠唠叨叨,虽然很让人不耐烦,却句句饱含了关心,帮了我不少的忙。我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离不开妈妈的唠叨了。妈妈的那一声声提醒和不断重复的叮嘱,不知不觉地成了这世上最动听的声音。也许,那就是爱的声音吧!
【第3篇】形形色色的人
傍晚时分,太阳将云锦染得赤红。我走在街道上,身旁经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上班族、低头族、候鸟族……
忽然,我感到头重脚轻,像是做梦一样,我变成了街边一盏不起眼的路灯。此时,天已经黑了,但路上还是行人不断,我只能静静地看着他们。
我的身旁,是一条没有斑马线的小街道,路边正站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爷爷。老爷爷背了一个自己半个身体大小的大麻袋,麻袋里面鼓鼓的,装满了他辛辛苦苦从垃圾桶里捡来的饮料瓶。马路边上还有许多人,他们都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离老爷爷远远的,“嫌弃”从他们的眼角流露出来。路灯刚一变绿,人们就很快地过了马路,可老爷爷还停留在原地,估计是怕身上的灰尘荡到这些人身上吧,他刚要起步,灯又变红了。
又一个绿灯,这次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过马路了,可大概是那些司机想着没有斑马线、没有摄像头,个个都变成了“色盲”,他们仍然没有刹车,不管三七二十一,驾着车一个劲儿地向前冲。老爷爷只好又站在原地,因为灯又变红了,他根本没有机会过马路了。
就这样,红灯、绿灯、红灯、绿灯……几个来回后,路上行人稀少,老爷爷也终于起身通过了马路。
渐渐的,夜深了,街道上安静了下来,可那些高楼大厦里依然灯火通明。透过玻璃,我能清楚地看到:有的人还在努力地工作,有的人一刻不敢放松地补着作业,有的人身为母亲在尽力地哄孩子睡觉,有的人还忙碌在凌乱的洗衣房,有的人还在厨房准备着第二天的便当……
不知过了多久,天空破晓了,露出一道鱼肚白,原本宁静的大街上响起了各种声音,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有拖着行李箱赶路的人,有习惯早起晨练的人,有打开店门准备早点的人……当然,最早、最多的是环卫工人!
他们穿着橙色马甲,清扫着被人们扔满垃圾的街道,“唰唰唰…..”,“唰唰唰…..”,声音掩盖了行李箱的轱辘声、掩盖了晨练人的跑步声,此时的街道仿佛只有环卫工人在忙碌。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做着最辛苦最无私奉献的事。
这让我想起妈妈以前的一句话:“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可能失去很多选择的机会,弄不好只能去扫大街了。”现在想想,或许他们当初就是没能把握住机会,所以不得已选择了环卫这项工作吧。但无论如何,我感觉他们的工作依然是不能少的,而他们都是最可爱、最纯朴、最默默无闻的人!
慢慢地,太阳露出头来,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街道上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没有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也没有沿街乞讨的老人,没有飘飞的垃圾……到处都是一片文明和谐的景象。
我也从路灯变了回来,欣喜地融入这个熟悉的街道。
刚刚那场“变形记”,让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让我见到了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我们生活在这光明世界,是有人在黑暗中负重前行,选择在光明中醒来的人多一点,这个世界就会更亮一点!
【第4篇】形形色色的人
临近年关,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陆续踏上了返乡之路。从近年情况看,春节不久之后,舆论场上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返乡故事,或者是慨叹小镇和农村生活引起的疏离感,或是纠结于自己离乡和返乡的复杂情绪中,有些是“返乡故事”,比如两三年前很火的那篇《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还有的干脆成了网络段子“返乡体”,在自嘲之际,更多的是无奈与惆怅。这些或许都可以被统称为“返乡叙事”。古人爱讲“衣锦还乡”,但前提是个人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这个成果在局限的空间里并没办法实现。然而,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衣锦还乡”有了更复杂的内涵:一方面,它呈现出奋斗者的一种期许和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暗示着,相比人才与资源密集的大城市,小城市、城镇乃至农村是另一种生活图景,它有缓慢舒适的一面,也有闭塞压抑的一面,甚至让人感到真实而残酷。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只是最表层的区别,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往往给人巨大的压力,成为首当其冲的麻烦事。以现在很火的“逼婚”话题为例,就能看出其中的观念差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30岁单身十分正常,但在地方城市,尤其是农村,这已经属于“大龄未婚”群体,尤其是女性还要承受“大龄剩女”这样的标签化评价。“大龄剩女”里的“剩”字,呈现出明显的贬义倾向,给人“被迫剩下”的印象,这显然是污名化的标签。暂且不说很多单身女性仅仅是因为没有遇上合适的人才保持单身,即使是单身男青年,面对婚姻,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思想和个人判断,不盲从、不跟风是新一代年轻人常见的选择。然而,老一辈习惯了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似乎选择个性的道路就是离经叛道的坏事。其实,这两种观念无所谓孰是孰非,在各自的年龄与时代里都有其合理性,只是当二者碰撞后,就难免产生矛盾。对此,我们有必要保持一种理性与包容,以同理心看待不一样的选择。包容与多样性,的确是大城市文化的一大特点。与之相关的,就是机遇的多样化与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以前那种求所谓“稳定”生活的路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曾有朋友开玩笑说,自己学的计算机专业,若在大城市就能当码农,若回老家根本找不到对口工作,只能开网吧。虽然这说来搞笑,却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返乡”后面对的是一个局限的熟人社会,找工作可能要托人办事,想创业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似乎只有在“稳定”状态里,才能得到主流观念的认同。也正因此,笔者身边有不少朋友都不愿意“返乡”,与其面对“返乡”之后的尴尬与无奈,不如自寻出路,在外面奋斗,等取得成果之后,或许老家的人才能认同自己。因此,对待即将出现的各类“返乡叙事”,以及年轻人“返乡”后遭遇的尴尬,不妨多一分理解与宽容。客观而言,中国在完成现代化与城市化之前,城乡观念冲突、不同层级的城市间的观念差异,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更何况,这些不同还与代际差异和文化偏见有关,让人尴尬、揪心,也让人看到了现实中的鸿沟。好在,近年舆论场在热议这些差异的同时,也为更多人发出声音、表达意见创造了空间。就像之前那个“上海女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的话题反转,最终被证明为假新闻,一些舆论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也可以发声,这就避免了“返乡叙事”里的偏狭与谬误。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长辈意识到了年轻人想法的多元化,“不理解却不干涉”成为不少老人的选择。春节将至,但愿每个年轻人在“返乡”后,都能从中找到生活的热情与未来的希望,毕竟,放下那些悲情叙事与偏狭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