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华传统节日
过大年,闹新春,这无疑是人民最快乐的日子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挂灯笼,张灯结彩,我们在户外开开心心的嬉戏玩耍。燃放烟花爆竹,大人们也高兴的不亦乐乎!
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就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吧:从前有一座山的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山上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吓唬山下的村民,所以每年春节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关紧门窗都不敢出门,有的村民吓得春节都不敢待在这个村庄。有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位老爷爷,在这个村庄安顿了下来,转眼间又一年春节来到了,村民们又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可老爷爷说:“我不走,我有办法对付它”。他让村民们把对联和门画贴在门上,在门口放些鞭炮…村民们都半信半疑的躲在屋子里,到了晚上怪兽“年”出现了它走到老爷爷门前,看到门上的门画和对联吓得叫了起来,老爷爷知道是怪兽“年”出现了偷偷的点燃了鞭炮,“年”听到鞭炮声吓得拔腿就跑,跑回了山上再也不敢下山了。
村民们都疑惑老爷爷是怎么把“年”赶走的?老爷爷告诉他们“年”怕红色的门画和对联,怕鞭炮的响声、还怕明亮的灯光。春节贴门画,贴对联,和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被人们世世代代传承。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剪窗花、包饺子、吃汤圆、守岁、看春晚、拜年发压岁钱、逛庙会……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我们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
【第2篇】中华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春节,有元宵节,有清明节,有端午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
端午节即五月初五,其习俗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习俗。
我们北方过端午节除了喝黄酒,挂五色丝线以外,还有吃粽子的习俗。你别看粽子小小的,但是它做起来可一点也不容易。它的做法是:先拿出泡好的苇叶,交叉成十字型,往里面放上泡好的糯米,用力挤压包成四角形状,再用一根细线把包好的粽子“五花大绑”。放笼子里蒸上几十分钟便有一阵阵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吃起来,那就别提有多美味了!
据说,在公元前278年,秦国的军队攻破了楚国的都城,而当时楚国的爱国人士屈原看见这破碎的家国,不甘被流放心里十分的难过,因此在写下《怀沙》之后就投身汨罗江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不让I屈原在江中受饿,因此用粽叶包糯米,投进江中……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听了我的叙述,大家是否对端午节有了更多的认识呢?让我们一起发扬中华文明,来学习更多的中华传统知识吧!
【第3篇】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春节里,人们往往会吃饺子包饺子拜年、穿新衣、发红包、收红包,如果在我的老家,每到过年就可以放鞭炮了。
春节快要到了,我和爸爸商量着购买一些年货,于是我们就商量着买什么呢?我们列出了一份购物清单。上面有很多的东西。比如有小米、大米、面粉、鸡蛋、青菜、水果。我们买了以后回到家,我很期待新年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到了除夕,我十分开心,因为晚上要做好吃的,嘻嘻,我可真是个小吃货。时间又一转到了晚上啊,终于开始做好吃的了,我一闻到食物散发出来的香气,我就两眼发光,不由自主地走向厨房,哇噻,好香啊,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要开始我的偷吃计划了,趁爸爸不注意把爸爸炸的豆腐吃掉,当爸爸把刚炸好的豆腐捞出油锅时,他就会发现刚才炸豆腐不见了,我幻想着,可是我刚吃了一块儿豆腐,爸爸就发现了我,我当时很尴尬,只好灰溜溜的跑出厨房,不过不得不说,爸爸炸的豆腐可真好吃。
只有在春节,人们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团聚,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人们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其乐融融。
我喜欢春节这个热闹的中华传统节日!
【第4篇】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春节的习俗:贴窗花,贴对联,放鞭炮你看那边就有人放鞭炮呢!啪啪啪啪一串串鞭炮放响了。配上门前那红红的灯笼,还有一对对的对联,真是绝配呀!但是?对联和红灯还有鞭炮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有一条传说,我给你们讲一讲吧!从前有一个村庄,有很多人,但是自从来了一只怪兽,大只怪兽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就要出来吃人,人们都很怕它。不过有一个人,他发现怪兽怕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之后,发明了鞭炮,还有灯笼和对联。挨家挨户的给了大家。那只怪兽一来他们就开始放鞭炮,怪兽被吓跑了。他跑来跑去又看到一个门儿上有红色的东西,就吓得无影无踪了。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鞭炮灯笼还有对联的来历了吗?那你们知道不知道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关于压岁钱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从前有一只怪物,他的名字叫岁,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它都出来摸孩子额头,然后孩子的头就会很热很热直到变傻。一回有一个人发现了那只怪兽怕钱,就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果然岁一看到钱就跑了。
这就是春节啊!
【第5篇】中华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天人会吃粽子和赛龙舟来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老家,我到老家的时候看见了奶奶在厨房里包粽子,我也一起去包粽子的材料,有粽子,糯米,蜜枣,细细的麻绳。我先把粽叶分成了好几份,然后把糯米放到那里,把米枣放在,糯米的中间把粽叶合上去,再用麻绳缠起来,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们一小会就包了满满的一锅粽子,放点水,那我奶奶粽子煮熟了吗?奶奶说再等一小时就好了,我们等了一小时过后了,奶奶从锅里拿出了香喷喷的粽子,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吃了一个还不够我吃了很多我吃饱了。我去了老家的树林里,每棵树上都有一个秋千,我的小伙伴们都来了,我们在这里玩耍。
爸爸要带我去了这里最近的大海,我们看别人赛龙舟裁判人员拿着信号枪往天上一蹦,只见在划船的人拿着像扫把一样的东西,用力的一划有的人在划船有的人在敲鼓好像在划船的人加油,我看见了一一架龙舟,划得非常快,里边的人他们非常的,齐心协力,他们队的一个人说我们要继续加油,马上就要到终点了,最后还是他们成为了第一名,他们村子的村长说你们真厉害。
这就是既好玩又有趣的端午节。
【第6篇】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重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民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忙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不但不走,还笑着说:“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山。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里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呯呯啪啪”的炸响声,“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花和炸响声。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你瞧,有贴春联、吃饺子、发压岁钱、看春晚等等。最有趣的要数贴春联了,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时候,有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有的人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我期待着2020年春节的到来。
【第7篇】中华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传统节日,有放烟花和吃饺子的习俗。
传说,每到春节时候,就会有年兽出没,到村子里祸害人和牲畜,因此,每逢到春节人们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的东西,就会穿上红色的衣服,燃放烟花,贴春联等等习俗,以此来驱赶年兽,后来这个习俗就随着人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
2019年春节,到了晚上,妈妈就会做很多好吃的年夜饭,也会叫上爷爷和奶奶一起到家中来吃饭,因为妈妈做的年夜饭很丰盛,我能吃好多好多,不一会,我就能把小肚子吃的圆圆的,嘻嘻···这个时候爸爸正在和叔叔喝酒,我就做不下去了,就开口问妈妈,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放鞭炮和烟花啊,妈妈说“再等一会,跨年夜要等到凌晨了,你要是累了就去休息吧”妈妈不知道,我怎么会错过这么重要的节日呢,我一定要等到跨年夜钟声响起的那一刻!
伴随着钟声响起的那一刻,终于迎来了2019年,家里大人们点燃烟花和炮竹,瞬间,天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有红色的、绿色的、紫色的,五彩缤纷,炫彩夺目,我情不自禁的感叹道,真美的夜空啊。
多么美好的春节啊,我喜欢春节,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人!
【第8篇】中华传统节日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春节,过得分外热闹。
春节的前一天——除夕是春节的舞台。晚上,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与以往的饭有所不同:这是一顿团圆饭,这一顿饭也格外丰盛。吃完饭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人人都要守岁。当然,春晚会陪你度过这一年中最末的日子,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如果还是无聊,就赏烟花,吃东西。
初一和除夕迥然不同。除夕,店铺挤满了人,进进出出买年货。初一,店铺都关了门,人们在都在家里休息。初一的清晨,人们依旧吃饺子,但饺子里的东西不同:硬币、豆腐、年糕、枣……,寓意虽各个不同,但都取吉祥如意之后,是人们寄予新年的美好愿景。
比如吃到钱,来年你就财源滚滚;吃到粘糕来年你就“高”;吃到豆腐,来年你就有“福”……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当然,过年还有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收压岁钱。在初一,人们都会上各自朋友家、亲戚家拜年。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传说,压岁钱是为孩子压住一种“祟”的东西。
接下来几天,人们到各地旅游,春节也要将近尾声。
元宵节到了,这是春节又一个高潮。元宵节自然吃汤圆,但这天又被叫做灯节。家家户户的灯都要全部点亮,外面也是一片明亮。
春节过去了,人们又回到工作的岗位上,一切都按部就班地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