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袁隆平
5月22日,晴,周末,早上起来,洗漱完毕我们一家带着米奇要去大姨家找康康。因为康康小朋友一直心心念念妹妹,他终于可以照顾妹妹了。
又因为带娃,一上午基本没怎么碰手机,小小的米奇一看到手机会悄咪咪的偷偷看,怕对她眼睛不好。等到中午米奇睡着,看到妹妹给我发消息,说:“袁隆平去世了”。。。一瞬间,我有点懵,虽然信科学,但对于袁老好像从未考虑过死亡这回事。好像他是神一般的存在。后来,官方辟谣,说,袁老只是进医院。那时,我舒了一口气,太缺德了那些媒体,为了话题度怎么能这么过分。
时间回到晚上,当我躺在床上,习惯性睡前刷一下新闻,看到央视也确定了这个消息。不知道为什么,喉咙忽然卡住了,就是不受控制的流眼泪,明明是没有关联的两个人,明明和袁老毫无瓜葛。可是,那么亲切的人啊。
评论里有一位网友这样说:“弥留之际,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午饭的香气。一个声音说:“袁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吧。””泪如雨下。
袁老,感恩有您,让我们不再挨饿。禾下的习习凉风,是您灿烂的笑脸。稻田的阵阵金浪,是您守望的笑声。
【第2篇】袁隆平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在等我们吃干净饭。
我不追星但有偶像。就是袁隆平爷爷和周恩来总理。
那应该该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有着写不完的作文,背不完的好词好句,跟不上的名人事迹。就在一次储备写作素材的时候,我了解到了袁隆平爷爷和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伟大。
当时得到这个消息的我简直震惊了。反复的刷新消息,希望是假的……愿天堂有可以乘凉的稻子,一路走好……
【第3篇】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作为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备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爷爷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定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是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但袁隆平爷爷不怕困难决定改良品种。他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他一直激励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爷爷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钻研,不论做什么事只要认定了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
【第4篇】袁隆平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名字叫做《袁隆平》。袁隆平爷爷为了让人民不再饥饿,几十年来,他废寝忘食、日晒雨淋的在稻田里辛勤的进行耕耘实验。他用自己的机智和汗水为人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为杂交水稻领域做出卓越的奉献。十年磨一剑,贵在坚持。而袁先生十多年来研究杂交水稻,他所需要的除了坚持以外,还要面对的是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挫折。历经二十余年,终于研制成了三系水稻。1976年,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而这些杂交水稻增产收获的粮食每年可以多养活一亿人。这些数字真的很振奋人心。成大事者必有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是新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5篇】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曾获得“共和国勋章”也是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也有一个外号叫“杂交水稻之父。可是他却在5月22号的13点07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或许只有干农牧业的才能真正理解袁老的贡献。何为“国之重器”,再重不过饭碗和菜篮子,饭碗中小麦、水稻、玉米等三大主粮,水稻的国产化来就来自元袁老的贡献。玉米逐渐被进口种子垄断,小麦摇摇欲坠,菜篮子中肉禽蛋奶等全部依靠进口种源。几年不进口国外种子和种我们就有可能挨饿还好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一号文件已经把种子和源上升到国战略高度,虽然有点晚但也让我看到了点希望,袁老可以安息了,一路走好。袁隆平生前曾说:“你们都不知道,没有华国锋支持,我哪有那么大知名度。”通过学习袁隆平生前做过的好事,让我知道我们饭碗里的米饭来之不易。所以我以后要更加努力认真的去学习,把袁隆平爷爷当榜样,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学习!
【第6篇】袁隆平
禾下乘凉梦,不悔是初心,这是袁隆平爷爷的梦想。
2018年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饭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到广历史是最高记录,从而有利于进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高产,抗病,抗寒,抗到市的特点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相比前两代普通具备的优势,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训开行的袁隆平领导的杂交水稻G,高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一号91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检测他充分展示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特点。
袁隆平,爷爷,您辛苦了,您播洒出的希望的种子,我们会牢记你的成果,谢谢你,您为了让我们吃饱饭,经过多年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好生活。
【第7篇】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时候,很多人给他送鲜花,你知道是为什么吗?1961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水稻,袁隆平就发现了这里长的水稻很饱满,就去捡了几株,可第2年的时候,袁隆平爷爷发现这里的水稻有的大有的小,所以袁爷爷就对水稻来做出了研究。
本来他就一个人在研究,几乎就没人在乎,接着是有三四个人,然后就是很多人很多人就在研究了。过了几十年,袁隆平爷爷的团队已经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三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所以现在我们中国人才有了饭吃。
这件事是外国人都没有研究出来的。本来外国人半信半疑,外国人深入调查之后,我说的答案说就是中国研究出来了,而且还是一位乡下的普通教师袁隆平研究出来的,这是外国人都惊呆了,美国都没研究出来的中国竟然能研究出来,我最近还在抖音上刷的了一个视频,说我们中国的一个机器人成功达到了火星,这是外国人都没有做到的一个事。
有了袁隆平爷爷,我们才有了饭吃,我要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第8篇】袁隆平
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第9篇】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1期、2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北京1930年9月7日,逝世在长沙,2021年5月22日,享年91岁。5月24日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明德厅举行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
1960年7月,袁隆平也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1代雄性不育株种子。1965年7月,袁隆平爷爷又在14000多个到最终逐穗检查到六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四株成功繁殖了1~2代。
1974年,他成功选育了第1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一一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1981年,袁隆平因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袁隆平爷爷,您的两个梦,我们永远不会忘。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第10篇】袁隆平
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看袁隆平事迹的观后感,那下来就让我给你们说说我观看袁隆平事迹的感受吧。
袁隆平爷爷他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禾下乘凉,第2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袁隆平爷爷为实现他的梦想,创建了一个团队,而袁隆平爷爷对团队里面的人非常友好,袁隆平爷爷团队里有一个80后的叔叔,他的名字叫吴俊,有一次,袁隆平爷爷看到这个叔叔比较胖,于是就跟他说他买了一个衬衫买大了让这个叔叔穿,这里就可以看出袁隆平爷爷他对人非常友好。
1930年7号,袁隆平爷爷出生了,1949年袁隆平爷爷19岁,他考进了西南农学院。他将农业是为了终身奋斗的芳心。1961年7月袁隆平爷爷在查看水稻时发现了一个地地道道天然的杂交稻,于是袁隆平爷爷就把这个杂交稻拿回去研究。
而袁隆平爷爷就在20 21年5月23日13:07就去世了,而正是因为有这种人,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这就是我观看袁隆平事迹的观后感。